第B11版:民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推荐表怎么成了推荐“卡”
· 助学金不能“雁过拔毛”
· ■七嘴八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推荐表怎么成了推荐“卡”
  [今日话题]

  “妈妈,我一点前途也没有了,我会一直是你的包袱。”昨天,家住红花地小区的小莉(化名)给妈妈留言,流露了想跳楼轻生的傻念。她拖欠学校7000元赞助费,学校表示不会给她发实习推荐表,她怕单身的妈妈含辛茹苦培养她,她却连毕业证书都拿不到。

  (6月19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新闻背后的两点忧虑

  此类有关贫困生的新闻,看后让人备感伤心:为了区区7000元钱,学生甚至想一死了之,生命何以如此脆弱呢?

  其一,社会救助机制有待健全。或许政府相关部门有太多的难处,但以这对母女的情况,在十多年时间里没有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一方面看,在成长中一直得不到社会温暖的孩子,其心理影响不可小觑;

  其二,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校方为了欠费问题而拒发实习推荐表,不近人情的背后,充分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危机四伏了。当彼此间缺乏必要的信任,那又何谈社会的和谐呢?

  千里孤雁

  “推荐表”岂能嫌贫?

  学校规定:凡拖欠费用的学生不发实习推荐表。这个规定显然有些“胡子头发一把抓”。拖欠费用至少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恶意拖欠,有钱也不还。其二是家庭确有困难,实在掏不起钱。对于前者,采取“扣表”的办法,可以迫使学生还钱。而对于后者,“扣表”等于把人逼上了绝路。学校应该充分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区分这两种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学生也应该如实反映家庭情况,“穷”并不是一件丑事,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俗话说: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穷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上了“穷”的包袱,由“穷”而自卑。如果小莉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学校,想必学校不但不会为难她,还会帮助她一起渡过难关。郭其健

  拿什么拯救你,贫困生?

  学校的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学校毕竟不是慈善机构,它也要发展、要生存,如果所有贫困生都欠费不还,长此以往,岂不要关门?但面对这么多贫困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拯救他们,让他们不再因为生活而流泪呢?

  首先,家庭自身要努力。外来的帮助毕竟有限,只有家庭所有成员同舟共济,千方百计地增加家庭收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小莉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父亲没有负起应该负的责任。

  其次,社会的保障体系要完善。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健全保障制度,使所有贫困家庭都切实纳入保障体系。

  再次,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我们国家目前贫困人口比较多,但慈善事业却相对落后。政府应广泛动员,多方筹措,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让更多有爱心的人投身到其中,共建和谐社会。丁友军

  轻言“跳楼”值得反思

  暂且不谈学校的做法是否妥当,小莉轻言跳楼就很值得人们反思。首先,如何面对困境?人生的征途中难免会遇到“急流险滩”,面对困境,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全部力量,即使到最后一刻,也不轻言失败、放弃、妥协。显然,轻生的想法是一种极其消极的生活态度,是懦弱的表现。其次,如何看待贫穷?家境的贫穷并不是丑事,“穷”也许更能让人奋发向上,更能让人穷则思变。如果把“穷”看作一件“害羞”的事情,那只会产生自卑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如果小莉早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知学校,也不至于身陷如此境地。再次,如何看待“生命”?生命是可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是尊重还是漠视,体现了一个人的生命观。一个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很难谈得上去尊重他人的生命。

  浪遏飞舟

  学校这一课,上的啥内容

  学校的做法不啻于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这一课,可以理解为“挟天子(实习推荐表)以令诸侯(学生)”。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万一我发了实习推荐表,你找到工作却不还欠我的钱,咋办?所以,这一课的主要内容还是“信任”。

  这也就是说,学校与学生,此时成了对立的双方。正因如此,学校才会做得如此绝情。也许,从校方的角度出发,这么做是为了将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然而,学校绝不能跟做生意一般冷冰冰。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社会诚信系统的不健全。

  可想而知,如果能有一套完整的社会诚信系统,学校先发推荐表让学生就业,学生工作后由诚信系统进行“考核”———学校回归教书育人的角色,社会负担监督的任务,岂非两全其美!草木菁华

  其他的“小莉”该咋办?

  在快报的干涉下,校方对小莉网开一面。可这样的通融是真的“帮助单亲家庭”,还是看在媒体的面子上呢?我看后者的成分居多。

  因此,我对校方的处理方式不认可,毕竟还有更多的“小莉”,他们面对同样的困难却未必有感人的故事来让媒体报道,让记者去说情。

  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有没有权利因为私利(没有收到赞助费)而拒绝发放学生的实习推荐表?推荐表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没有它根本就无法去就业,学校的这种做法无疑间接地剥夺了学生就业的权利,显然是违反相关法律的,应当立即叫停。至于害怕学生“不讲信用”,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毕竟学生还年轻,他们每一天都耗不起,你让他趁早就业,说不定还能早日挣钱还了你;要让他们待业,那赞助费岂不成了“坏账”?小妮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