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冲刺高考·回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30年改革]
· [30年作文]
· 从政治口号 到嬉笑怒骂
· [30年征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6 月 8 日 星期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高考作文折射时代变迁
从政治口号 到嬉笑怒骂
  1977年

  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正式恢复。

  中断10年的高考首次恢复,作文题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北京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天津的作文题则是: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此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虽已过去,文学却依然摆脱不了政治化的倾向。

  “当时我们写作文总要在结尾喊几句口号,否则就感觉没写完。”经历了1977、1978年两次高考最终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先生说道:“从当时的国内形势来看,出这样的作文题也是一种必然。”

  19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后,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知识爆炸”成为80年代的时髦词,关注社会热点的作文题目成为主流。高考作文题对准经济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环境污染等方面,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名86级考生回忆道:“当时我们剪贴报纸来搜集、获取知识,教室里挂满了剪贴报纸,内容为‘国事、家事、天下事’,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正巧是‘树木、森林、气候’,我们能很快切题,就得益于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19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思想解放的特点更加明显,但在命题上仍有一定局限。

  “我参加了1994年高考阅卷,当年作文题是:尝试。很多学生写的内容不是尝试蒸包子就是蒸饺子,这也反映出当时学生思路的闭塞以及命题的局限性。”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教了30年语文的刘惠新老师说。

  21世纪

  进入21世纪,高考作文更加鼓励学生写出有创见的文章。2000年要求考生根据三角形等4个几何图形,谈谈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003年的题目是: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这说明人类的感情因素等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也带给全社会一种思考。

  山东大学04级新闻系鞠同学说:“我们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是说看事情应保持理智。这也是全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吧。”

  时至今年,一直被高考作文所排斥的诗歌、戏剧体裁终于“解禁”。考生们不但在思维上可天马行空,在文体上也可自由驰骋。这对于考生的创新与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