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556岁的圣贤聊“心得”的于丹、向世界报道“开国大典”的李普、被世人鉴定为“艺德双馨”的徐邦达,以及成就中国文坛亮丽风景的铁凝、绿原、牛汗、肖复兴……一个个丰满灵动的人物脱颖而出。他们在两位资深记者的访问中袒露真情……
于丹:北师大的“玩委会主任”
一位老师带学生出去玩,玩得兴起,很多人都爬到了大树上。景区管理人员责问:怎么玩得这么疯?你们老师跑哪里去了?老师很尴尬,她也在树杈上。
她就是走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女学者于丹。于丹特能玩,她上大学的时候玩出了名,被封了个“玩委会主任”的头衔。
其实,小时候的于丹不爱说话,是很孤独的孩子,那时候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学习很好,但不善跟人玩,很受歧视。中学我上了北京四中,那是铸造我人格的地方。它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创造性。上大学的时候,我是北师大‘玩委会主任’,大家都知道我能玩,很多喜欢玩的人都来找我”。她的学生也说:“她特别爱玩儿,特别会玩儿,然后玩儿的时候我们都累得不行了,她就鼓动我们设计POSE拍照。”据传,于丹发手机短信速度极快,好几个手机都被发死机了,跟不上。
生于书香之家的于丹,小时候除了练字就是背诗。她怀疑自己的童年是不是快乐的。于丹从4岁起就在父亲的指导下诵读《论语》。“我爸爸是搞文史研究的。我忘记了我读过了多少遍《论语》,它是常读常新的,我不敢说现在已经读懂了。”于丹大学学的是中文,硕士阶段学的是先秦文学。“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不到21岁,那个时候接触的就是先秦诸子,他们对我来讲,神游物外,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身上的潇洒、人格、风格,潜移默化地渗透给我,他们不再是我讲课的时候才能想起来的人,应该说他们无所不在,真的像你一个随时相伴的朋友一样,他们是我的人生坐标参照系。你不必要去背他们的文章,这些文章已经在心里铭心刻骨,所以只有当经典能够这样跟你高度融合的时候,它是一种流露,而不是表达。”
被粉丝捧称为“美女学者”的于丹把自己的工作分为生命和生存两个层面。“在生命层面,我希望古典的思想,让我心中有个简单原则,让我知道执守是什么;在生存层面,我希望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于是才在博士阶段做起了影视传媒研究”。
在学校,她除了给本科生研究生上电视新闻专业的课程,同时还给每一届的本科生教授古典文学。她告诉记者,给研究生们上课经常跑到酒吧,要点零食,饮料,一边玩着一边就把课讲了。问到谁买单,于丹呵呵一笑,当然是老师买单,她经常在一本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稿费不超过1000元的,都由一位学生负责,专门供大家在酒吧上课用。因此,学生们都跟她成了好朋友,“女学生逛街就爱叫上我,我给她们挑的衣服都说好看,男学生看足球也爱跟我一起,我20多年前就看世界杯了,比他们了解的多”。
生活有很多面,于丹是这样排序的:“上课是第一位的,我要给本科生上课,还有28个研究生;其次是学校的管理工作;第三位的是研究工作,我本质还是研究传播的,《百家讲坛》的事得往后推。”她一直在教学一线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每天要处理系里的行政事务,每周跑一两个城市,给各大广电集团、电视台当军师。生活中的于丹没有一点学究气,是一个时刻充满幸福感,性格开朗,现代感很强的人。
“讲座加出书”,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百家讲坛》及其代表学者的走红。于丹尽管有些意外,但她一再强调:“《论语》有很多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我不希望强加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