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记者 郑春平)天气好不好,每天都有预报;喝的水好不好,能不能也每天公布呢?特别是这次太湖蓝藻事件,更加敲响了饮用水安全的警钟。江苏省政协委员、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常州工学院副院长李江蛟教授日前提交提案,建议重视饮用水保护,每天向百姓公布水质、水污染指标状况。
昨天见诸报端的《2006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江苏居民喝的水主要来自四大水域,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以及太湖,其中长江水的水质是最好的,去年全省7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尽管如此,各种威胁水质安全的隐患仍然存在。李江蛟委员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化工业的发展,环保问题尤其是水资源污染现象仍需高度重视,并且要让百姓充分知情。李江蛟委员说,饮水质量涉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天气预报相比,饮用水质、水污染指标的定期公布与百姓身体健康的关系更为直接。”
李江蛟委员建议,全省各个城市应该每天定期检测饮用水的质量指标;其次,应该像空气污染指数一样,每天向新闻媒体定期公布饮水污染指数,让每个老百姓知道每天饮用水的质量状况。“公布的渠道和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甚至可以和天气预报栏目合在一起,让百姓收听、收看更加方便。”李江蛟委员认为,“每天了解饮用水安全,也应该像了解天气预报一样,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在国外,每天公布饮用水安全的做法早就实行了,效果也非常好。”李江蛟委员提出,每天的信息公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及时督促水资源的保护,确保老百姓的饮水安全。“这也是将有关政府部门和供水企业的工作置于公众眼前。”
据了解,目前定期公布水源水质的情况已经在江苏部分城市“不完全”实施。例如南京,供水企业每天都会对水源水质状况进行检测,并于每个月在其网站上公布“南京水质状况月报”,其他城市的做法不尽相同。对此,李江蛟委员认为“还不到位,”,他说,饮用水的关注度非常高,最主要的是向公众公布,而不是在其系统内或一定范围内公布,做到面向百姓、每天定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