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长女吴晓莲所著,从“家人”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白描的写作手法、质朴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一个名门家族的传奇故事和鲜为人知的家史。书中附带了大量珍贵老照片,通过这些老照片鲜活地再现了三代知识分子质朴的生活态度。
人物传记
吴晓莲 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能干的母亲
拿到法学位之后,邓季惺和丈夫陈铭德一起把家迁回了南京。一到南京,邓季惺就开始为自己的家盖房子。这以后成为邓季惺的一个习惯,每次搬一个地方,她总是要先把家安置在自己盖的房子里。她偏好结构合理的西式花园楼房,而且总是在大书房后面设置一间小书房,也就是给孩子们的儿童活动室,她总是尽一切可能给孩子们安排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另外,盖房也体现了她的善于经营。除了1933年在南京,后来1939年在重庆,1943年在成都都有她盖的房子,最后是解放后在北京盖的,也就是我出生时住的南长街那一幢。
1933年前后的南京,城西北原是一片荒地,新近成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市政府把它规划成每户占地一亩左右的新住宅区。银行给贷款,鼓励一些人买地盖房。邓陈一家的房子在现在南京的北京西路,上下两层。有意选得大一些,一半自己居住,一半出租给别人。这幢房子当时还作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居住模式,接待过美国参观者。新婚燕尔的邓季惺和陈铭德为这幢房子取一个充满恩爱之意的、浪漫的名字,叫“鹣庐”。
邓季惺管家就像管理企业一样,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运作有序。精力旺盛的她不但亲自参与设计和选择家址,还亲自为家里雇了能干的保姆,为孩子们找最好的学校,又请来各方面的家教———从国文到游泳,面面俱到。家无后顾之忧,她便可以勇往直前地去做她的职业女性、做她的社会改革家了。
我爸爸吴敬琏就是在这样一位母亲的爱护和“管理”下度过了他的幼年。
话说1933年底,吴敬琏快满四岁了,大姐吴敬瑗七岁半,二姐吴敬瑜六岁。母亲邓季惺除了着手建筑自己家的房子外,她更迫不及待的就是要走出家门,为社会服务。她就职的第一个单位是国民政府司法部民法司,后又到刑法司工作。然而,在一个腐败的政府里任职员,远不是像邓季惺这样有着鲜明独立个性和强烈社会改革抱负的人之最佳环境。她身在衙门,却不喜欢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更讨厌结交达官贵人,而是和一班知识妇女如李德全、曹孟君、谭惕吾、王枫等人一起,热衷于女权运动。她们成立了“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创办了南京“第一托儿所”。
吴敬琏的母亲跟《新民报》的关系一直是非常紧密的,不仅这份报纸是她前后两个丈夫的共同事业,两年后,她离开国民政府司法部,也与《新民报》的内容有关。当时《新民报》上刊登了对司法部不利的报道,邓季惺因此受到了部长批评,宁折不屈的邓季惺于是毅然辞去了司法部的工作。然后,她就在《新民报》同一座楼里的顶层挂起了“邓季惺大律师”的牌子,在南京和镇江两地做起律师来。
1937年7月1日,《新民报》社集资5万元正式成立“新民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第一个近于现代化的报业集团。甚至在50年后,邓季惺那早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儿子吴敬琏还得就股份公司的体系向母亲请教。报社股份制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超时代的。
报社实行股份制后,陈铭德任总经理,邓季惺任副总经理。从此,陈邓夫妇,一位是难得的人际高手,另一位是天才的理财专家;一位谦和大度,另一位精明干练;一位委曲求全,另一位刚直不阿;二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1937年,吴敬琏和他的姐姐们暑假没过完,就不得不在战火烧到南京之前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