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长女吴晓莲所著,从“家人”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白描的写作手法、质朴的语言生动展现了一个名门家族的传奇故事和鲜为人知的家史。书中附带了大量珍贵老照片,通过这些老照片鲜活地再现了三代知识分子质朴的生活态度。
爸的幼年
我父亲吴敬琏一岁时,他父亲吴竹似因肺病病逝了,那是1931年。他24岁的母亲邓季惺,身边带着两女一儿,独自生活在远离四川老家的北京。一年前,一家人先是从南京到杭州,后又来到北京,都是为了吴竹似养病。本来还指望北京干燥的气候能帮助肺病病人康复。
这时候,年轻的寡妇邓季惺,固然经历着丧夫的惨痛和独自养育三个幼小儿女的艰辛,然而,没有了丈夫,也就可以不再做照顾和服从丈夫的太太了。于是,邓季惺以她勇往直前的个性,全力以赴地继续着自己因结婚生孩子而中断的高等教育。来北京以后,她进入北平朝阳大学,选择的专业正是这所大学最著名的学科:法律。
虽然这个女人是深爱过她的初恋情人兼第一任丈夫的,直至老年,每当提到吴竹似时她仍然泪流不止。然而,或许正是他的早逝,才使得她没有步自己母亲的后尘,成为一个全职母亲和太太;或许正是他的早逝,才成全了邓季惺按自己的意愿重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日后走上了职业律师、职业办报人、职业企业家、甚至是职业参政女性的道路。
在吴敬琏的幼年生活里,家里的另外一个变故发生在他三岁那年。1933年1月,他母亲再嫁。继父是生父的朋友兼《新民报》的合伙人,名叫陈铭德。那年他母亲26岁,陈铭德36 岁。
陈铭德可能是在替亡友关心遗孀时,才开始比较频繁地接触邓季惺,然后产生爱意的,也有可能是以前就已经认识并且对她早有好感了。陈铭德比吴竹似和邓季惺年长10岁,是个已有家室的人。吴竹似1931年7月去世,同年8月陈铭德就解除了他的婚姻。可能是他在为有资格追求邓季惺做准备吧。
有一说是我奶奶答应跟陈铭德结婚那一次,是在他跪求三日之后。像这种道听途说,在我长大的那个避谈家史的年代里,是很难从家里大人嘴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一般他们都会环顾左右而言它。
可是,陈铭德和邓季惺当年的婚姻关系中有另一折,不但证据确凿,而且还相当闻名呢。那就是邓季惺给陈铭德的约法三章:(1)婚后邓季惺将继续姓邓;(2)她的三个孩子将继续姓吴;(3)婚后实行分别财产制。也就是说,邓季惺不会因再嫁而失去对娘家财产和前夫遗产的控制权。1933年1月,陈铭德和邓季惺在北平市南河沿的欧美同学会礼堂举行了结婚典礼。婚礼上,他们以交换一对刻着“海枯石烂,永不相忘”的石章来彼此表明坚定的爱情。然而这个婚礼最特别的地方是,每位来宾们都得到了一张粉红色的卡片,上面庄严地印着一份新郎新娘联合署名的协议,即上面所说的“约法三章”。
这样有着极鲜明女权倾向的做法,在当时如果不是空前至少也是超前的,给不少人包括周恩来在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一次妇女领袖向周恩来反映郭沫若再婚后对待他的前妻安娜的态度时,周恩来引述陈邓的婚事,巧妙地把问题绕开了,他说:你看人家陈铭德和邓季惺,财产在谁手里,谁就有地位。
吴敬琏虽然在三岁之内就经历了母亲的丧夫和再嫁,但是因为有能干的母亲做方方面面的打理,他的童年生活却没有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和两个姐姐一样,他称陈铭德为“伯伯”,这个称呼一生没变过,虽然后来他们在跟别人谈起陈铭德时,都会说“我继父”。伯伯虽然和他们住在一起,却不大参与家里的内政管理。母亲,也是他们三姐弟生活中稳定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