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枯燥的学业中,很多学生们都不爱读书;在女教师居多的环境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难以发展,写作文时动不动就抒情,而不会严谨的议论。昨天,在南京大学举办的“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全国百所知名中学校长论坛”上,不少中学校长狠批应试教育,同时也建议高校录取时多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中学更易推行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让学生不爱读书
对于当今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广西柳州高中的副校长周行川有话要说。“现在很多学生不爱读书!”他总体感觉,现在的中学生比老一代更多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他们现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太喜欢读书,特别是那些开拓视野的课外书,读书热情不高、读书不多。当然,这是与目前高考应试教育的压力分不开的。像现在的很多“状元”都是花很多时间用来做题,不仅拓展知识的书没时间读,就连教科书也不读,因为老师上课都讲过了。这不是个别学校的现象,包括大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他表示,读书问题实际就是要有“嚼得菜根”、坐得冷板凳的精神,在现在比较浮躁的风气下,学生不太喜欢读书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他举了个例子:犹太人酷爱读书,据统计,在犹太人的家庭开支中1/3是书费,而且书柜是只摆床头而不能摆床脚的,否则就是亵渎。
写作文只会抒情不会议论
学生太早文理分科、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不合理,也是中学素质教育的“拦路虎”。“十五六岁的年龄,这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应该是最佳状态,”但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周行川发现,“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议论能力不强。在高考阅卷时,很多中学语文老师都反映,现在的考生动不动就“啊”“呀”地进行抒情,而议论则不行,很难写出非常有条理、很严谨的议论。
他认为,这与基础教育中现有教师队伍的性别构成偏向于女性有关,家庭里孩子与女性的接触机会更多,幼儿园、小学、初中甚至到高中,女老师的比例都在50%以上。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抽象思维能力都受到了限制,表现为“顽劣有余,顽强不足”。此外,现在的学生缺乏悲悯之心,对弱势群体欠缺关怀也是素质教育中遇到的一大困惑。
素质教育和高考总矛盾
奥赛中获奖的,高校就抢着要。但是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只是没有获奖证书的学生,在高考中却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为高考是一场“凭分数说话”的竞争。
“中学十分想推行素质教育,但心情却十分矛盾的!”昨天,上海位育中学的宋校长表示,前不久,学校组织了400名学生到南京进行4天的自主考察,独立完成一项课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家长们就有了顾虑,“学校可以进行素质教育,但高考升学率上不去可不行!”
宋校长提出,高校录取过程中,应更为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文化成绩。在这一点上,有少数高校已经进行了改革,如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中,录取了考分为550多分的一名考生,却拒绝了660分的高分考生,理由就是这名考生只会死读书。通讯员 罗静
快报记者 谢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