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看病,除了带病历,还得带着自己的基因图谱。昨天,在南京大学医学院20周年建院庆典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巴德年院士走进“院士论坛”,在畅谈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时,作出这样的大胆畅想。
拿着基因图谱看病
“未来看病,医生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你基因图谱带来了吗?’”昨天,巴德年院士十分自信地设想。
他认为,“基因组测序工作全部完成,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搞明白的只有两万多个基因,还有很多基因的功能不清楚。对医生来说,重要的是看完病人的基因图谱后,应该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断定病人很容易发生什么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指导他在生活中加以预防,还应该根据病人的特点开什么样的处方指导他生活。”
“以后的医生至少要开两张处方!”他解释,一张是针对病情所开的治疗处方。另一张就是生活指导处方,即开出预防措施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工作。
不同基因吃不同药
谈及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方面的比较结果,巴德年说,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几乎差异不大,但白种人和黄种人与黑种人之间差异比较大。他举了个例子加以证明:2004年,美国FDA在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了一种药:这个药物可以叫伦理型的药物,也可以叫种族型的药物,这种药过去曾经有过,已经证明对白种人没什么作用,所以FDA就没有批准;后来经过1050例黑人的实验证明,效果良好,于是FDA批准这个药专门给黑人用。这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的根据。
中医也得不断创新
当问及对时下争论颇多的“中医”的看法时,巴德年院士风趣地表示:“这个问题很尖锐。”但他随即表态:中医是古老的科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发扬光大,但也必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洪流中改善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通讯员 罗静 快报记者 谢静娴
巴德年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1967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82年于日本北海道大学获博士学位;曾长期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在癌症转移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