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个人物。有在中关村捞得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也有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所有的那些雄心、野心、权谋、商战、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防毒事业
王江民就算不是第一个对“计算机病毒”发起挑战的人,也是“杀毒软件”事业的最重要的开拓者。“KV”这个名字自它出现以来,一直是杀毒软件市场上的脍炙人口的传奇。它是王江民用“杀死病毒”的两个英文单词字头组合而成。他的第一个程序叫做“KV1”,意思是只能杀死一种病毒,此后他就根据扑杀病毒的种数来改变后面的数字,比如“KV6”,“KV8”、“KV12”、“KV18”。直到2002年他的“江民杀毒王系列”,已是“KV3000”。
为了让“KV”走出实验室,成为一个“生意”,王江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单打独斗,并不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于是辞职离乡,来到中关村。
这是1996年9月,他45岁,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把一款新的“KV”拿出来叫卖。最初他希望转让这一技术以便一劳永逸。尽管开价不高,只有2万元,但是没人肯付这笔钱。这件事也证明,中关村的创业者们有时对于一项大有市场前途的产品也会麻木不仁。在那些拒绝购买这项技术的公司中,有一家名叫希望公司。多年以后,“KV”席卷中国,又能不断换代,卖了再卖。这让希望公司当年主持这项谈判的副总经理宋明华懊悔不已,感叹希望竟让一个最大的“希望”从手边溜走。然而王江民却在心里为此庆幸,因为正是这次失败的谈判让他绝了出卖技术的念头。他开始生产自己的“KV”,剩下的问题只是寻找代理商。
一个名叫李鸿业的人成了“KV”的第一个知音。李是白颐路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老板,迄今为止的经历并无可圈可点之处,然而却在防病毒软件这桩生意上独具一双慧眼。他自告奋勇做了王江民的代理商。第一天卖出10份,第二天卖出20份,这让李鸿业大喜过望,当即和王江民签下一个大订单:李鸿业得到“KV”的加密程序,作为回报,他将付给王江民销售收入的3%。这都是王江民来到中关村最初一周的事。
人人都说计算机世界是年轻人的天下,王江民却极为罕见地开创了大器晚成的先例。除了小儿麻痹症导致的身体残疾,他的教育背景也是先天不足。他在初中毕业之后进入工厂做工,一开始干的是机械设备,后来又做光学仪器。
计算机改变了一切。1989年王江民花800块钱买来一台“中华学习机”。这一年他已38岁。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见过计算机。“我没有感觉我老了,也没有感觉我不行,”他说,“只感到英语基础不好。”
一开始,他是为了教育他的刚刚上小学的孩子。他把小学初年级的数学和语文课程编成教学软件,刊登在《电脑报》上,卖给对它有兴趣的教师。那时候出卖软件不叫“卖”,而叫“交流”。《电脑报》与他达成协议,每“交流”出去一套软件,付给他25元。这样的“交流”持续了三个月,王江民得到800元。他再接再厉,开始为工厂开发工业控制软件。有一段时间,用户总是抱怨他的软件不好用,他以为是自己的技术有问题,但很快就发现有可能是一种病毒居中作祟。当他用手工方法把病毒除去之后,问题立即解决了。于是他设法再现自己的杀毒过程,这成为他的第一个杀毒程序。
他的“防毒事业”一日千里,其速度之快,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意外。“没想到这样火,”他有一次带着几分炫耀的口吻对一位记者说,“我原来想能挣个一两百万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