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吞吐大荒
· 中国飞天大传
· 白对联
· 身体圣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3 月 3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吞吐大荒
  2007年1月,“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活动揭晓,入选“中国网络年度评选”的“年度最具影响力事件”,是“徐悲鸿作品在拍卖市场连创佳绩”。去年11月,徐悲鸿油画《奴隶与狮》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纪录。本书作者将为读者拨开岁月风沙掩埋的谜团:这位艺术先驱走过怎样不凡的人生之旅?为什么而今又有其画作“重见天日”?

  乱世离情

  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徐悲鸿挥笔创作国画《壮烈之回忆》,以昂首啼鸣的雄鸡,表达他对淞沪抗战勇士的敬意,颂扬一个民族的顽强不屈。题记曰:“廿六年一月廿八日,距壮烈之民族斗争又五年矣,抚今追昔,曷胜感叹。”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守军节节败退。徐悲鸿从桂林赶到南京,民国政府的首都已是日机空袭的目标,常有警报声不断。傅厚岗的院落仍然绿树浓郁,女主人蒋碧微仍然风度翩翩,她对徐悲鸿的归来却是冷若冰霜,把卧室让给徐悲鸿,自己搬到起居室。徐悲鸿曾劝蒋碧微与他一同去桂林,被蒋碧微拒绝了。南京政府即将迁往重庆,徐悲鸿给蒋碧微留下一笔路费,让她带着孩子和佣人搬到四川,躲避战乱。他回桂林前,把家里的事托付给老友张道藩。

  徐悲鸿当然不会想到,此时蒋碧微已心有所属,热心照顾徐悲鸿一家人的张道藩,填补了徐悲鸿出走后的空缺。张道藩常来常往,对蒋碧微百般呵护,对两个孩子也十分关爱,俨然这家的男主人。

  三十年后,蒋碧微在台湾把她和张道藩的缠绵情书公之于众。她如同一个痴情女子似的说:“像文人另取笔名一样,在我写给他的信上我用了一个代字‘雪’。他也把原有的名字‘振宗’专为给我写信用。道藩起先不赞成我用那个‘雪’字,因为他怕雪太容易融化,后来,他又热烈地赞成,由于他找到了新的诠释。他写给我的一封信曾说,亲爱的雪:我本来不愿意你用这个名字,因为雪虽然很洁白,但是太容易融化了;可是我现在叫你雪了,就让你自己所选的这一个字,永久留在我心坎上吧。”

  蒋碧微回信道:“宗鉴:惟冀天可怜吾,予吾以勇气,再续此无聊生涯,以尽吾未了之职责。念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抑天之遇吾,又何尝云薄哉!长天怅望,愁入云寰,漫书尺素,和泪寄君,惟愿相敬相爱相怜惜,而相矢勿渝也。”

  三天两头见面,却情书不绝。尽管已有家室,仍私语切切。蒋碧微仿佛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而张道藩也脱下一本正经的官员面具,变成一个卿卿我我的情圣。他们相约演绎“这段神秘不可思议的恋爱故事”。张道藩身边不乏美女,但他发誓:“我诚心希望我将对女性的爱集中在你一人身上,以作我此生此世爱的一个总结。”

  徐悲鸿是否知道蒋碧微与张道藩的暧昧之情,无法考证。徐悲鸿留法同学邵洵美说过,在留法学生的那个圈子里,都知道张道藩爱的是蒋碧微,只有悲鸿天天跑去画画不知道。至于张道藩与蒋碧微在南京旧情复萌,徐悲鸿是毫无察觉,还是佯装不知,都让人难以定论,因为徐悲鸿从没提起蒋碧微的外遇。

  直到蒋碧微在回忆录中公开她与张道藩的苦苦热恋,人们对于他们的褒贬不一,延续至今。尤其是蒋碧微的亲生儿女,基本持否定态度,他们是曾见证过这一段历史的人,有他们的发言权。然而,儿女的角度与本人的角度,为什么竟有黑白之分?因为蒋与张游离于传统的婚姻制度之外,还是因为他们让儿女感到了丢脸?

  在战争烽火当中,张道藩把无依无靠的蒋碧微与一对儿女送上轮船,在逃难的前后历程中,他用情专一,细致地帮她料理许多琐事,包括帮她父亲蒋梅笙谋一份讲课的教职。如此深切地看望与安抚,帮助她度过最艰难的乱世。张道藩为此乐在其中,他对蒋的评价是,“十多年严格观察下来,惟一够得上是我理想的爱人”。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