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能走到今天,其中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本书全方位再现了50年间中国国防尖端科技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相关决策内幕,到数十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细节,从几个军事大国间的航天航空生死博弈,到导弹部队将士的长空驱敌,都得到生动充分的展现。
火箭是不是打到了苏联
1969年11月1日,初冬的寒气为大戈壁抹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颜色,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肃杀气氛的季节来临了。
东风基地于这一天下达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指示,各个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紧张地投入了发射前头绪繁多的准备工作。
“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式实施发射前,必须对新改进的中远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这种导弹将作为运载火箭的一、二级发射卫星。1969年11月,第一批首发中远程导弹短射程方案性试验在东风基地进行。由于这枚火箭是在“文革”动乱中研制生产的,又是首次飞行试验,中央专委对这次试验非常关心。火箭运到发射场不久,周恩来便在北京专门召见了参加这次试验任务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详细询问了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这次发射不同寻常,以往我们的试验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是在自己境内搞的,而这一次射程很远,必须控制住,一定不能让导弹飞到国外去。”周恩来特别关心这次飞行试验的安全问题,反复叮咛道。
在正常情况下,火箭是不会飞出国境的,因为火箭上面装有“超程控制器”,一旦火箭超程飞行,不按规定时间关机而有可能出境时,控制器就会发出信号,使火箭在空中自毁。即使火箭发生飞行故障不能保证这个仪器正常工作时,地面安全指挥人员还可发出指令将火箭炸毁。但由于当时的地面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仪器,作用距离近,易受天气影响,难以满足导弹关机点的测速要求,且不能实时输出测量数据,因而不能为安全系统提供判断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东风基地和有关部门从1965年起就开始研制无线电测量设备,代号为“154”工程。在首次中远程火箭试验前夕,154一期工程虽然已安装完毕,但设备还未达到正式交付的使用水平,东风基地决定让154系统非正式参加发射任务。
在导弹飞行到18秒时,154系统图板上绘出的实际曲线,紧紧靠近理论飞行曲线,这说明火箭飞行是正常的,154系统工作状态也非常好。
但正当大家兴奋之际,突然间,在火箭一级关机点附近,速度曲线不再上升,而落点预示板上的笔也只是停留在原地抖动。大家的心不由猛地往下一沉。
钱学森和李福泽回到基地机关后,头一件事就是向落区测量站询问任务执行情况。落区参谋长报告说:“到现在,全站没有一个人发现目标。”
李福泽的脸色一下阴沉下来。他很清楚,在以往多次发射任务中,只要弹头一进入落区上空,落区的观测人员凭肉眼也能立即发现目标,只要弹头一着地,几分钟之内就能把落点位置交汇出来。这一次,过了40多分钟了,竟还没有一个人发现目标,问题显然十分严重。
是飞出国了,还是飞偏到另外什么地方,或者中途掉下来了?
最坏的情况是飞出国境,因为这时中苏关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这枚火箭的射程达5000公里,为防落在苏联境内,才决定进行短射程飞行试验。现在,如果火箭真的失去控制,飞出国境,就势必会造成涉外事端,甚至引发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这也正是周恩来事先反复叮咛,最为担心的。
周恩来从北京接连打来三次电话,询问火箭到底掉在什么地方了。他虽然也很着急,但仍沉着地安慰说:“你们抓紧时间把火箭落点搞出来。先别慌乱,不要太紧张,万一真打到国外了,我也已经做好了去莫斯科说明情况的准备。请务必找到这枚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