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自我简介
80后作家风起云涌的时候,我在做出版工作。常有少男少女打上门,要求出书。姑娘们送来的书稿,一般打印整齐,而且,一般会在书前附上一页精心炮制的自我简介,外带明显PS过的美女照;小伙子呢,就极少这样的细致。
看过太多80后姑娘们的简介,老实说,绝大部分如出一辙,而且毛病多多。来看案例:
“××,80后超人气美女作家,独身,漂泊。曾是知名网络专栏作家、某杂志社记者、前乐队主唱、卖命枪手编剧,涉猎影视剧演出。××星座×型血,具有神秘的性格分裂倾向,外表甜美清纯,内心敏感细腻却破碎颓废,行为幼稚思想复杂灵魂沉重。文字另类阴郁华丽,对人生有着温厚的怜悯的精神,以及高度的审视眼光,坚持对自我的追寻及排斥,是完美主义与怀疑主义的双重膜拜者……”
可能是我城府太深,因为我也曾经20岁过,也投过简历;可能是我盲目自信,因为我玩心重,天天在外耍,和不少这么大的姑娘交情不错,对她们的生活经历并不陌生;我对这样的简历,大致判断如下:
“80后超人气美女作家”,只有“80后”三个字是实,剩下的两个名目,只会招来反感。你真超人气了,就不该是你来找我,肯定是我去找你,出版是追求利润的。美女这种事,PS的照片可以骗别人,但你不得不来找我,所以我知道你几斤几两。
“独身、漂泊”,这是在投稿,不是在找对象。
“曾是知名网络作家……涉猎影视剧创作”,这段话到我这里,会被自动翻译成:曾在某网站发过一些帖,其中部分有比较热烈的回复;曾在某杂志社打过杂;曾在中学或者大学时代,和几个同学试图组个乐队,在校文艺汇演上唱过一至两首歌;曾被不良编剧欺骗,写过几集后来完全作废的剧本,估计酬劳还没拿着,正在追讨中;上学期间,曾被同学拉去北影厂门口,被挑中充当群众演员。
“××星座×型血……双重膜拜者”,你对人的性格描述全凭词汇堆积滚动,基本没有实质内容,只是真敢抡!这么多的词汇堆下来,传达给我的信息有二:一,上小学时应该做过不少词语摘抄;二,目前脑子里一团浆糊,很黏很稠。
这类自我简介,目的是为吸引看它者对简历背后的人感兴趣,进而展卷审读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再或者,你去求职,目的是说服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让他们相信你是可造之材。可是,这样的人都是比我城府更深、对你们的生活更不了解的人。你说你的目的能达到么?
忘了哪个哲人讲过,人生像爬山,老辈人先登了顶,下山途中告诫仍在苦苦攀爬的后辈:别爬了,山顶什么也没有,不如就地看看大好风景。哲人批评这种态度,说你做过的事,没道理不许别人做。是啊,我们也写过这样的自我简介,而且你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并且必将这样写下去,所以你们当然也可以这么写。只是,我们混了多年混得稀松平常,落在绝大多数里边,你要想求新求变,求起点就高于普通人,不如从一开始就老老实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少用各种定语和形容词。说到底,那些都是你对自我的错觉。
所以这一案例写成这样最有效:××,198×年生,女,热爱写作,××星座×型血。足够了。
杨葵:资深出版人。著有《找不着北》等影视剧、《在黑夜抽筋成长》等随笔集。
葵话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