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能走到今天,其中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本书全方位再现了50年间中国国防尖端科技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相关决策内幕,到数十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细节,从几个军事大国间的航天航空生死博弈,到导弹部队将士的长空驱敌,都得到生动充分的展现。
赫鲁晓夫松了口
1956年夏天的北京,干旱少雨,闷热难当。树阴间,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此起彼伏。
午睡片刻,聂荣臻就再也躺不住了。他用凉水擦了把脸,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坐下来翻看他几个月前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呈报的《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发展中国自己的火箭事业,虽然一开始就明确了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但如果能争取到苏联的帮助,就肯定会缩短摸索过程,节省许多时间。聂荣臻这些日子尽管忙于组织队伍、建立机构,但这个问题却一时一刻也没有放松。
第二天,聂荣臻找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这几年,同苏联人打交道,李富春是出面最多的一位领导人,既熟悉苏联情况,又掌握自己国内的经济底细。
聂荣臻喝了口茶,对李富春说:“现在,我们的一些机构已经建立得差不多了,队伍也有了些规模,大家热情都很高。导弹的事,你看是不是可以向苏联政府提出技术援助,提议我们派代表团去和他们谈判?”
李富春想了想,点头说:“在这方面,苏联以前也有过援助我们的表示,就是不知道他们诚意如何。我先试试吧,但愿能顺利。”
但是,和所预见的一样,苏联政府对中国提出的要求颇为冷淡。这本来就是求人的事,别人愿不愿意帮忙,中国都无话可说。聂荣臻把航委委员和导弹研究方面的专家召集到了一起,商讨中国导弹武器发展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结论很快就定下来了:不管苏联愿不愿意援助,帮助有多大,中国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国防尖端事业。10月15日,聂荣臻将他在五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整理为《加强我国导弹研制工作的报告》,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历史性方针,上报给了周恩来和彭德怀。
不到24小时,几位中央领导人便很快看完了报告,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全都圈阅同意。10月17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了两个字:照办。
北京东交民巷有一处幽静的院子,从外观上看去,并不起眼。苏联驻中国经济技术总顾问阿尔希波夫就住在这里。雨后放晴,使得1957年6月18日这一天的黄昏清新了许多。这时,一辆黑色的吉斯小轿车驶过来,在阿尔希波夫面前停住了。
聂荣臻和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强下了车,同迎上来的阿尔希波夫亲热地握手。
聂荣臻和李强到这里,并不是来找阿尔希波夫聊天气的。但是,又和国际上的风云变幻有关。随着世界形势的复杂变化,苏联对中国显露出了近两年少有的热情,在援助中国发展尖端技术的态度上也出现了转机。聂荣臻敏锐地抓住这个好苗头,在和周恩来商量之后,决定先找找住在北京的阿尔希波夫,试探一下请苏联给予中国国防新技术方面的援助问题。
果然,阿尔希波夫很快就将聂荣臻的意思报告了莫斯科,苏联政府也没再拖延,不到一个月就给了中国答复。7月20日,阿尔希波夫一接到莫斯科的电报,便当即打电话告诉了聂荣臻,并且约定,找一个时间再当面细谈。
7月22日,聂荣臻再次来到东交民巷和阿尔希波夫会面。阿尔希波夫神色庄重地说:“元帅阁下,您上次提出的国防新技术援助一事,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要求表示支持。现在,我受权宣布:苏联政府同意在双方认为适当的时候,由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去莫斯科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