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甜味剂让老古董熠熠生辉
· 五年了 公交专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 8万网友评出楼盘“红黑榜”
· 新教师招聘划线参照高考填志愿?
· 500辆公交今年要剪“黑尾巴”
· 两天回收过期药超过3.5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3 月 1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甜味剂让老古董熠熠生辉
南博从日本引进糖醇技术成功修复200多件漆木器
项凤华
  嚼木糖醇口香糖,可让牙齿远离蛀虫!与木糖醇类似的还有一种乳糖醇,它不仅可以让木材避开害虫或霉菌的侵蚀,还可以干燥木材,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就是用这种材料让“泗水王陵”考古出土的漆木器焕发了新颜。记者昨天在南京博物院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学术文化交流签字仪式上了解到,借鉴日本的“糖醇技术”,南博专家们创新出一种木质文物脱水加固剂,目前已成功修复了200多件漆木器。

  出土后“保护”成难题

  2002年底,南京博物院从“泗水王陵”考古出土了800多件珍贵文物,其中木质文物占80%左右,它们已经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

  “木质文物在古墓内由于密封性比较好,出土后,打破了原有的保护层,很容易遭腐蚀。”南博文保所副所长张金萍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就面临这样一个世界性难题———木质文物的干燥脱水问题。因为现在用的木料相对含水率一般为12%~15%,但这批西汉时期的木俑木马出土前一直泡在水里边,其含水率达到90%,有的甚至达到100%。很多文物手一按就是一个坑,像豆腐一样,保护难度很大。

  数百次实验仍未攻克

  “木质文物的保护对于文物工作者而言,一直是一道难以攻克的难题。”南京博物院院长恭良告诉记者。

  据介绍,目前通行的脱水办法是利用渗透性较好的药水浸泡,一般来说,给一厘米厚的木料脱水需要2~3年,而这批文物都比较厚,尤其是木马,厚度最大达30厘米,这使得这批出土文物的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面对即将失去的‘宝贝’,我们很着急,查阅了海内外同行的各种脱水技术,可是数百次实验都尝试过了,还是不能100%确保成功。”

  甜味剂让文物延年益寿

  而最终让这批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古董”散发出新生机的材料,让人难以想象,居然是一种甜味剂,即乳糖醇。“它又名乳梨醇,具有低热量、低蚀性,是健康食品的甜味剂。”张金萍告诉记者,这个技术最初是日本提供的,南京博物院的研究人员在借鉴的基础上,又对乳糖醇进行了改性实验。经改性的乳糖醇作为木质文物脱水加固剂,渗透效果好,处理周期大大缩短。除了抗霉菌侵蚀能力强外,因本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不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安全又环保。

  张金萍举例说,把一个木俑放在乳糖醇溶液中浸泡,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然后每隔一段时间依次将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60%、75%,半个月后取出。用温水洗去表面多余的溶液,再用干布擦去表面多余的水,然后直接放在室温下令其自然干燥。一段时间以后,木器表面的乳糖醇先结晶固化,继续干燥直至木材完全干燥为止。“没有经过糖醇法保护的木质文物干瘪、扭曲,黑乎乎的,而经过糖醇法保护的木俑和木马则颜色新鲜,也不干瘪,而且还能防止干燥后木材的开裂。”快报记者 项凤华

  ■相关链接

  文物“增寿”秘方

  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昨天,南京博物院专家万俐告诉记者,南京博物院许多文物都用上了高科技。

  万俐说,民国时期的纸酸性强,保存期很短。在1989年,他们采用二乙基锌气相脱酸技术,使纸张的寿命延长了500年。

  还有博物院中的藏品清代金佛像、与北京周口店猿人头骨化石价值一样重要的100万年前剑齿虎头骨化石,都作了先进的“派拉纶真空涂覆”。万俐说,这是在金属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防水、防腐蚀性能优异,文物的寿命可延长千年以上。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