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除了紧关民生的热点话题,就是一大堆的“评选”:国树、国花、国鸟、国山……似乎忽然之间,大家都忙不迭地要赶“国”字号这趟车。
起初听到有关国树、国花的评选时,还能“从心底里”升起一股自豪感、认同感———的确需要通过这样的评选和认定,来代言和彰显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凝聚人心、振奋国人。
通过近几年代表委员的建议和呼吁,国树、国花的“候选人”渐渐明朗,银杏、梅花、牡丹都有胜出的可能。但如今,谜底还没最终揭开,耳边却又不时传来新的“国”字号评选:建议丹顶鹤为“国鸟”、建议泰山为“国山”……几乎每一个评选建议都附有一大堆理由,每一个都能引发一大堆热议,网上更是炒得不亦乐乎……
一派热闹之中,却难免让人生出点“不舒服”:什么都怕“一窝蜂”,“国”字号评选也同样如此。国树、国花、国鸟、国山有了,是不是还要评比国河、国草、国虫、国兽?非要争着抢着戴上“国”字号桂冠,难道都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或许并非如此。几乎每一项“国”字号建议背后,都能看到“地方情结”,有的甚至还有利益之争。
其实,除了国树、国花等国际通行的评比外,其他的“国”字号评比似乎大可不必———绝不是非要组建一支“国家队”,才能振奋民族豪情。发扬爱国精神,“国”字号并不是全部。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国树、国花、国鸟、国山……
别让“国”字号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