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回来吃团圆饭吗?”父母充满温暖的问候对新婚的小夫妻来说,却意味着一个不小的难题:除夕晚上,上哪家吃年夜饭呢,婆家?还是娘家?
小尤和小董都是独生子女,今年是他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到哪家吃年夜饭是这几天他们讨论的热点。最后小两口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去公公婆婆家吃饭,然后再回娘家吃,这样双方都照顾到了,两边的老人也没意见。
双方都在同一个城市,“赶场子”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不在同一个城市呢?李丽是南京人,丈夫是徐州的,她告诉记者,为了过年去哪边吃饭,她和老公第一次吵嘴了。“去我家吧,他觉得没面子,说像‘上门女婿’,可要是去徐州的话也太不方便了,坐车就要5个小时,吵来吵去我们谁也不让谁。甚至还考虑干脆各自回各自家过年算了,后来我们最终决定今年是结婚后的第一年,就先去婆家过三十晚上,第二年则到我家去,两边轮流去,这样比较公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丁宏博士认为,其实,到谁家过年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做儿女的有一颗牵挂父母的心,并能将这种牵挂付诸行动,不仅是过年,平时也要多回家看看父母,对父母多尽孝道,这比过年和父母吃一顿年夜饭更能让父母感到欣慰。
实习生 平原 快报记者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