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
乡关何处
少年时代背过些唐诗,大都有口无心,背了也就背了,不求甚解,反正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读唐诗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活解闷。其中有一句念念不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背得滚瓜烂熟,隐隐地有那么点愁意,却始终想不太明白“乡关”是个什么东西。
柳永的一首词中,有“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这个乡关,自然还是明目张胆从唐诗那里抄来,而唐诗中的乡关,又是更古代文人笔下的爱物。打起笔墨官司,这就是版权纠纷。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抄袭,好在古人不在乎这个,当然,也没办法在乎。
学问学问,最害怕别人问。有一天,突然有人问我,什么叫乡关,冷不丁把人给问傻了。答案就在嘴边,不敢轻易说出来。提问的穷追不舍,存心要看人笑话,我于是脱口而出,“乡关者,故乡也。”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无知就胆大,胆大就可以乱说。没想到提问的这位反倒不吭声了,我心里不踏实,回家偷偷查字典,见了鬼,厚厚的书上也是这么说的。
辛亥革命前,少年毛泽东离开了家乡,出外闯荡。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重要转折,临行前,改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诗是这么改写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不知道少年毛泽东是否知道乡关的本义,反正为了合辙押韵,只能是出“乡关”,而不是离“故乡”。
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个乡,是个简化字,字一被简化,就不太会去想它的本字。繁体字的“‘鄉”,还多少能看出一些古趣。根据甲骨文的造型,是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乡的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在中国文化中,吃向来是个重要内容。民以食为天,离家万里,出门在外是吃,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大快朵颐,还是吃。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就算是混得不好,穷困潦倒囊中羞涩,无颜见家乡父老,回到老宅里还得喝酒吃肉。
乡愁是个奢侈品,是文化人没出息的表现。唐诗宋词中,有一大堆乡愁。大丈夫马革裹尸,真英雄豪情万丈。好男儿立志出乡关,不混出点名堂,绝不惨兮兮把家还。毛主席是真牛,“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诗虽然不缺乏文人情调,满眼乡愁,可是他老人家一离韶山,愣是三十多年不照面。这一点,一般俗人绝对做不到。大人物中,邓小平更厉害,据电视专题片介绍,他离开故乡,像诗仙李白那样沿长江而下,漂洋过海,去了法兰西,然后回国走南闯北东征西伐,最后做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仍然是没有回过生养他的故乡。
叶兆言: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花煞》《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如此顽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