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嗑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80后”叫板王朔
· 一份关于书痴的“病相报告”
· ■鲜书候尝
· 谁把庸诗请进了《人民文学》
· 披上一层精神的外衣
· 如厕的历史与八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2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谁把庸诗请进了《人民文学》
倪宁宁
  年初,国内的一批学者和诗人推出了《2007中国诗歌排行榜》。与其他年度诗歌评选不同的是,他们的榜单包括了诸如“庸诗榜”、“最差诗选”、“最差诗刊”等负面评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榜单刚一发布,立即在诗歌界产生了轩然大波———为他们击节叫好的有之,对他们表示愤怒和不屑的也大有人在。本周一,此次诗歌排行榜的发起人马铃薯兄弟、何言宏,评委何同彬联袂走进了快报“生活南京”的视频直播室,就此次“诗歌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网友进行了坦诚的对话与交流。

  对“诗歌事件”没想到也没期待

  “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从一次单纯的诗歌评选,演变为一次诗歌事件,这是发起人和评委们没想到的事情。南师大文学院研究当代文学的何言宏教授表示,他们原来以为最多也就是在诗歌圈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诗歌在当下文学格局中毕竟是最边缘的一种文体。身为诗人的马铃薯兄弟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是,没想到,也没期待。

  评榜只是为了公正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诗人也不例外,诗人们常常会因为种种缘故形成一个个圈子,这样的圈子的形成一开始是因为志趣相投,时间长了就可能走样,就可能形成一些唯我独尊的势力。“年度评榜是希望有责任地克服各种刊物、机构和小圈子的种种缺陷,对一年中的作品、人物、出版物给予公正的评价。我们力图用公正评榜的方式,来割断诗歌甄别与各种文学势力的联系,使得诗歌甄别不再服务于各种文学势力,不再堕落为各种文学势力的傀儡。”马铃薯兄弟表示,“我们所做的不能说是'拯救',但是我们确实是想扎扎实实地做一些事情。”

  标准对诗不对人

  当下的诗歌创作纷繁复杂,各种类型的写作都有,比如比较突出的有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这两者在现实中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如何甄别诗歌的优劣呢?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何同彬表示,“好诗是不分门派的,好的诗歌并不是因为它站对了队,而是它有好诗的特质,比如它必须是真诚的,必须是创造性的,语言非常准确,同时有很高的艺术性,这就是我们对好诗的理解。”何言宏拿此次评出的10首好诗举例,10首诗中,各种类型的都有,有所谓民间的,也有知识分子的,有名诗人的,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新手的,“我们是对诗不对人。”

  庸诗就是庸诗

  此次排行榜引起争议最大的部分是“庸诗榜”。10首庸诗的制造者中不乏名家。名诗人孙文波的《与沁园春无关》名列庸诗榜首。孙文波得知消息后,指责榜单的发起人和评委是借着名人的名气恶搞诗歌。何同彬承认孙文波是个好诗人,曾经写过好诗,但《与沁园春无关》却写得很糟糕,不过是把一个很随意的场景和一些同样很随意的思绪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生活里面的片断非常多,如果分割成诗歌的话,一天可以写上几百首。另一首争议比较大的诗是李伟的《章子怡漂亮不漂亮》。网络上很多诗人在为这首诗打抱不平。何同彬认为这首诗试图表达一种观念,但是它的形式太常见太老套了,只是讨巧而已。

  伊沙与庸诗榜擦肩而过

  榜单出来后,引起了一些诗人的不满。口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伊沙在表达了自己愤怒情绪之后,表示要另做一个公正的榜单。马铃薯兄弟曾经编辑过两本网络先锋诗集,很多诗人都是他的朋友,伊沙也是。前年《南方都市报》评选传媒诗歌大奖时,他曾经推荐了伊沙。伊沙是当下的一位重要诗人,评委们自然不会绕过他。很可惜他没能入选好诗榜。据评委透露,伊沙的一首诗曾经与庸诗榜擦肩而过,最后因为评委的投票而“幸运落选”。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10首庸诗中,有3首都出自《人民文学》。《人民文学》是一本质量很高的文学刊物,有一定的权威性。“既然是庸诗,可为什么能够在著名刊物上发表呢?”何同彬表示,“这很值得刊物和诗歌编辑深思。” 快报记者 倪宁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