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申报到第一批‘中华老字号’,这几天正着急地跑来跑去搜集资料,准备第二次申报。”百年老店精益眼镜店的掌门人张玲昨天告诉记者。在南京市眼镜协会,记者了解到,在100多家眼镜店中,有资格申报的只有精益、光明、四明这三家。第一批只有四明申报到了,另外两家因为商标被抢注,失去了评比资格。
不过记者在对一些没申报上老字号的店家采访中,发现他们对于申报“中华老字号”的态度不尽相同。
老字号,局面被动
张玲这几天一直没睡好,为了能够评上“中华老字号”,她找了很多人,想了不少的办法,前一段时间,她又去了几次南京商贸局,但有关负责人对此只能表示惋惜,“没商标权,就不能申报‘中华老字号’!”
而他们的商标,早先已被外地商家抢注了。1998年,成都精益眼镜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精益”相关的眼镜类使用商标权。张玲说,按照老字号的历史,南京的“精益”很久远,创于1915年。
记者看到,眼镜行业使用“精益”这两个字作为商标的第一批老字号中,一是北京大明眼镜公司(成都精益公司分店),该公司注册商标为“精益”;再就是重庆精益高登眼镜连锁公司,注册商标为“精益高登”。张玲说,这让她有点启发,可以先注册一个“南京精益”试试。
老字号,自暴自弃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南京光明眼镜店。浙江大光明在2000年陆续注册成功3个“光明”眼镜类商标,是四川万县光明眼镜行于2000年转让给大光明的。记者了解到,当时四川万县光明眼镜行在1997年注册了“光明”的商标,当时只花了200元,而卖给浙江大光明也只有区区的2000元。根据南京市档案馆的现存资料显示,南京光明眼镜店的前身是1938年的美尔登眼镜店,于1956年改为光明眼镜店,1958年成立了国营南京光明眼镜厂。相比之下,浙江大光明只有短短20多年的历史。不过,南京光明眼镜店在太平南路店转租后,其负责人吴经理说,经营状况不好,商标也被抢了,二次申报的希望不大。
三星糕团店的糕团一直是一些南京人比较喜爱的食品。50多岁的梅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南京人逛新街口都要去三星糕团店买年糕。可自从搬迁后,糕团店的年糕似乎就不好吃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店”的缘故,他们还沾染上一种“老气横秋”的习性。当记者拿出一张百元人民币买东西的时候,营业员没好气地说:“这里没零钱,你买不买,不买算了。”记者道:“服务怎么这么差?”那个营业员给了记者一个白眼,扭头走了。
记者获悉,三星糕团店目前被个人承包,属于白下区饮服公司,几年前该店向商标局递交商标申请书时,却被告知韩国的“三星”电子名气太大,且已做好商标保护工作,因此该申请被驳回。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他们至今还没有申报的打算。
老字号,凄凉晚景
这次申报中,上海申报成功的老字号达到51家,而南京只有11家。记者从市商贸局获悉,目前南京市仍没有出台过保护老字号的地方法规。但老字号的不少经营者希望,在没有出台相关法规前,应该多出台一些鼓励和扶持老字号的政策。
法律人士认为,南京老字号对于商标知识产权一直很被动。光明、精益眼镜确实拥有商标在先使用权,但相关法律并没有规定老品牌就天生享有商标注册优先权或强势保护权,充其量只能继续使用企业字号。如果第二次申报不到,一些老字号将面临摘牌。
2003年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协对南京市老字号作过一次调研后,去年7月,南京市商贸局又进行了一次老字号调查。结果显示,普查的南京69家老字号中,除了24家发展状况较好外,有25家仅能维持微利且发展后劲薄弱,还有20家已经歇业。 快报记者 杨坤
■新闻链接
部分消失的老字号
三六九中西餐厅、小红花服装店、正和祥洗染店、椿和酱园、老久章绸布店、杨福记南北货商店、六朝居、大三元、老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