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昨天,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年级大会上,四位年级主任面对全体同学进行述职。述职结束后,学工处随机抽20%的同学填写调查,由他们为年级主任打分,这个分数将在最终的考核分数中占10%的比例。
(1月11日《扬子晚报》)
[读者快评]
教育不是商品,学生不是“上帝”
如果票发到那些明辨是非的学生手中,能够公正地进行评判,倒也合乎情理———学生是老师的教育对象,对其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发言权。
可万一票到了那些调皮捣蛋、曾被批评过的学生手里,结果会怎样呢?如果哪位老师平时做事认真,对待学生要求严格,不迁就任何缺点错误,恐怕就“难逃劫数”了。而这样的严厉行为,该“失分”吗?
这样下去会不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老师为了多拉票,不得罪学生,就处处哄他们开心,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能不感激地投上一票吗?
看来,以后的老师不仅要搞好教学任务,还要掌握哄学生的艺术手法。可这岂不是与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了!
衡量一名老师的业绩,需要一套科学的标准和评估系统。老师的教育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这一点不假,可教育终究不是商品,学生不能变成老师的“上帝”,否则哪天上帝“享福”了,老师成“服务生”了,不见得是好事啊!小妮子
学生“评分”是种民主
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上级给下级考评,只有老师给学生下评语,而领导们干得如何,老师们教得怎样,员工和学生却很难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以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对于推行真正的“民主评议”具有启迪意义。其实,老师师德作风如何,教学水平高低,和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最有发言权。以往考评大学教师只是某个“考评组”的事,跟大学生没有多少关系。但传统的做法恰恰忽略了最基础的民意,往往并不能客观反映教师的真实情况。
当然,让学生评判老师,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问题”不是主流的。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起码的责任意识,一定会珍惜自己的民主,给老师们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寸草心
势必产生后遗症
教师的工作与一般服务性行业有着很大的差距。因为其工作质量并非只由其劳动时的态度来决定,而是应该由其专业素养为依托。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评价,不能只简单地以学生的喜好作为参照系,而应该更多从教学教研的层面上进行立体评价。
在实际评价中,学生们喜欢的老师,通常是随和而博学的。这样的老师,固然体现出了一定的师德风貌。而平日里要求严格,或者是个性突出的老师,往往并不太注意和学生间的相处,有时甚至会严厉地批评学生。这样,他们在学生评比打分中就很吃亏。如果因此影响到了这些老师的经济收入,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在此后的工作中,采取老好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此一来,对学生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都没有任何好处。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