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至今悬而未解的考古谜案,从人类、水稻的起源,到悬棺、汝窑、秘戏以及洛阳铲等,本文详述谜案发生的历史背景、破解的过程,以及部分至今尚未解开的悬疑。许多考古谜案中谜中有谜,案中有案,构成了一个个亦真亦幻、起伏跌宕的离奇故事。
曾侯乙墓之谜
1978年,当沉睡于地下近250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时,这个在中国文物考古界、中国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1997年7月,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庆典音乐会上,“国之重器”编钟奏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我们不得不惊叹于这是一个奇迹。
在湖北省的中北部,桐柏山南麓有一个随州市。随州的西北郊有个叫擂鼓墩的地方,这一带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山从西蜿蜒而来,至此已到了尽头,山的东端为一圆凸形山包,当地群众称为东团坡,曾侯乙墓就坐落在这里。
1977年9月,当地某单位修理所扩建房屋,在山岗上平整山头时,突然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该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凭直觉他猛然意识到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异常土层,可能地下有古墓,便迅即向随县县委汇报。
县里派一位搞文化的同志去看现场,因缺乏考古意识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队仍继续施工。至1978年2月,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此时解所长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是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率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
勘探小组发现这片“褐土”是典型的五花土,面积达220平方米,相比较,比长沙马王堆汉墓还大6倍。确实如解所长所言“事态严重”,这个庞然大物正是今天已名扬海内外的擂鼓墩一号墓———曾侯乙墓。
在勘探的基础上,由当时的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襄阳地区博物馆、随县文教局以及其他地、县的一些文物干部组成了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谭维四任队长,从1978年5月上旬到6月底对湖北随县曾侯乙墓进行了正式发掘。
曾侯乙墓的随葬品极为丰富,在同期墓葬的发掘中是罕见的,直到今天,我们也很难找出几个能与之相匹敌的墓葬。在曾侯乙墓的东、西、北、中四个室中,考古人员共清理出文物15404件(包括一些器物的附件),有乐器、青铜礼器、容器、杂器、兵器、车马器,木、竹用具,金、玉服饰,金制小器皿,竹简等等。这些随葬品种类繁多,几乎现实中用得着的几乎都出现在墓葬之中,墓主人生前的地位和权力无疑是非常高的。更为珍贵的是,曾侯乙墓虽然也发现有盗洞,且盗洞已打到了墓室(中室),因墓室内有水,仅盗洞周围被扰乱,墓葬基本上保持完整,绝大部分器物都未被扰乱破坏,随葬器物及其陈放方式基本上保持着当年的摸样,为后世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曾侯乙墓中有多项出土文物至今仍居中国乃至世界之首。墓中还出土了先秦最大最重的金器,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青铜礼器等等。太多的第一,太多的精品,我们无法一件一件描述,但是曾侯乙墓发现的乐器无论如何都是压轴大戏。
在曾侯乙墓的随葬品中,出土的青铜编钟、石编磬和漆木鼓、瑟、琴、笙、排箫、篪等八种乐器共125件,可分为打击、吹奏、弹拨3类,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不仅是我国考古史上的奇迹,更是世界音乐考古的空前发现。
曾侯乙编钟面世后,国内外为之震惊。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不禁感慨:“古希腊的乐器都是木器,没有保存到今日,只有在中国才能听到两千多年前的乐器奏出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