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一家两制
· 中国考古谜案
· 花枝乱颤
· 鸽子不爱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考古谜案
  中国考古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至今悬而未解的考古谜案,从人类、水稻的起源,到悬棺、汝窑、秘戏以及洛阳铲等,本文详述谜案发生的历史背景、破解的过程,以及部分至今尚未解开的悬疑。许多考古谜案中谜中有谜,案中有案,构成了一个个亦真亦幻、起伏跌宕的离奇故事。

  三星堆之谜

  在川西平原的广汉县城西约8公里处的中兴乡,有一个被称作“三星堆”的村庄。三星堆本是马牧河南岸的三堆高出地面的黄土堆,河的北岸也有一片两头尖中间弯的高地,名为月亮湾。三星堆与月亮湾隔河相望,有“三星伴明月”之誉,长期以来被视为广汉的“风水宝地”。但是真正名扬中外的不是风水,而是“三星堆遗址”的惊世大发现。

  1929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月亮湾农民燕道诚祖孙三人,在离家不远的林盘地沟中用龙骨车向农田内车水,意外地发现了一大坑玉石器,他们共得璧、璋、琮、圭、圈、钏、珠、斧、刀及玉石半成品等文物400余件,但他们一直秘而不宣,只在私下交易。

  1931年春,美国人葛维汉在华西大学博物馆担任馆长,当他见到了几易其手的几件玉石器时,大为震惊。遂于1934年连同助手林名均应广汉县政府之邀首次对三星堆进行发掘,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600多件,受到了郭沫若先生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华西考古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末期,在西南博物院院长冯汉骥先生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王家佑等人倡议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联合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发掘,掘出了大片房屋遗址。这个时期为三星堆的主动探索阶段。

  而从1980年开始,广汉古蜀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进入到一个最为光彩炫目的新阶段。四川省文管会、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以及广汉县文管所将发掘重点移向三星堆,进行了长达十二三年的连续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1986年7月18日发现的那两个编号为“一号坑”和“二号坑”的祭祀坑。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使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此而成为信史。古蜀史的源头及古蜀国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确认。

  距今3200年左右,在似乎达到其鼎盛时期的时候,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繁荣数百载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时化为废墟。从三星堆遗址的情况可以看出,三星堆古城和古遗址群是在商周之际突然放弃的,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有专家提出“水患说“,认为三星堆毁于一场大洪水。因为从三星堆古城布局看,古蜀先民是“择水而居”的,由于上游可能夹带大量泥沙,极易造成淤积并改变河道,从而对古城造成危害。有些专家据此推断,三星堆古城极可能系两河河水上涨而毁。

  有专家提出“巴人取代说”,认为是使用尖底杯和圜底釜的巴人将三星堆文化取代。还有专家提出“迁移说”、“亡国说”和“改朝换代说”。三星堆王国时期,附近不存在能对其构成重大威胁的大国,可能在三星堆王国的末期,由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分裂发生激烈的暴力冲突。在冲突中,三星堆城和神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变成一片废墟。两个冲突集团开始放弃三星堆城,分别向附近的成都和陕西南部转移。

  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大致在三星堆遗址放弃的同一时间,成都平原上一些新的城邑开始崛起,并取代了三星堆王国的地位与光荣,如“金沙林遗址”为商代晚期至西周的古蜀都邑。

  “三星堆文明”的确认,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但对三星堆的研究还任重道远,许多问题的研究仅仅是刚刚开始,一些新的谜团还会层出不穷……而这也正是三星堆的魅力所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