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触及“高压线”,金华社保案再次引发全国关注。对此,浙江省劳动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外界报道的金华社保案部分内容失实,涉及的资金并非社会保险基金,数额也没有“数亿元”,而是“几千万元”。知情人士透露,金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曾将8500万元“托管费用”交给金信信托理财,后者“停业整顿”后,其中的6000万元尚未收回。
(11月29日《东方早报》)
别说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即便是数十元数百元,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养命钱。让人颇感悲哀的是,相关部门在丑闻曝光后不是引以为戒、积极查处当事人,而是千方百计地试图大事化小,寻求矫饰之辞。在民生问题方面,我们周遭充斥着绵延不绝的矫饰。11月15日,信函、明信片业务资费突然上调,对此,舆论纷纷质疑:为什么事前不开听证会,岂能发个通知就涨价?面对此情此景,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理由———这主要考虑这次邮政资费调整对普通居民影响很小。
这是政府部门的矫饰,再来说说垄断行业的矫饰。水价涨了,电价涨了,气价涨了,油价也涨了。说涨就涨,说涨多少往往就能涨多少,给出的理由却忒没技术含量。要么是哭穷,说什么亏损严重;要么说是节约资源的需要;要么说是和国际接轨。当老百姓找出种种理由证明涨价缺乏雄厚的理由支撑时,又有人出来说话了,涨价是“在老百姓许可和承受的范围之内”。真是要想涨价,何患无词!当年广州地铁为给家属免费,竟称反恐需要。说白了,一贯自私的垄断行业就是这德性。
(晴川 江苏 职员)
【公民发言】
民生不需要
苍白的矫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