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8版:副刊·睿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拍照:痛并快乐着
· 当F4还是菜鸟
· 良莠不一的访问学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1 月 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良莠不一的访问学者
倪宁宁
  在美国三个月,最让我觉得有收获的事是:他乡遇故知。我的两个十八年没有联系的中学同学,居然先后来了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我们居然在这里碰头了。

  波士顿的华人真的不少,在市中心就有两个华人聚居区,一个是正宗的唐人街,里面居住的都是第一代的中国移民,呈现的是最典型的唐人街的样貌,街道脏乱差,耳边响起的都是广东福建乡音。另外一个中国人聚居比较多的地方,居住的大部分是第二代的移民,这里还不是完全独立的中国人社区,所以中英文招牌混杂。这里的中国超市比唐人街的超市要干净和西式很多,单单是四川辣椒酱就有十多种的牌子,在香港也找不到如此地道的中国特产。

  如果开车到市区外的昆士,正好是遇到当地的公立学校下课,你会以为自己回到了中国,满眼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白人学生只是点缀性的极少数,不过,这些满口英文的孩子都是正宗的ABC,也就是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哈佛校园里面,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也不少。来自内地的学生现在很实际,很多人都是希望能够尽快读个学位,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今年的法学院就有十多个中国学生,他们都是读一年的法学硕士,然后去考一个律师资格,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律师事务所里面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做学问是很辛苦的事情,读一个法律博士需要三年的时间,如果是文理学院的学生,读了十年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也有不少,能够坚持下来的人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因为要考试,学生的压力还是很大。学者要轻松得多。在哈佛,学校对访问学者一般没有什么要求,一年下来,你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如果你对自己有要求,你就会发现时间太不够用,因为选课、听讲座、看书,会让自己分身乏术。

  以前我对从国外名牌大学回来的访问学者都有一种景仰的心态,但是自从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接触了不少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之后,我告诉自己,判断一个人不要被他卡片上的头衔而左右,一个人到底行不行,有没有料,是不是有真才实学,需要透过交谈和接触来看他有没有观点,有没有积累。所以,如果你在国内遇到一个从外国名校回来的中国学者,发现他连英文也讲不清楚,你不要觉得奇怪,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严格要求的。

  闾丘露薇:2003年,她是首位进入巴格达的华人女记者,被誉为战地玫瑰。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