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原因]
地下水压差过大导致渗漏
由于事故,元通站1号出入口已经封闭,仅剩4号出入口。
出站后,记者一眼就看到了事故现场,它位于江东路和河西大道相交处的西南角,原先半幅通行的江东路已经全面封锁。靠近可以看到,右边是巨大的二号线的施工基坑,左边就是一个巨大的事故塌陷池,大约有20多米长,两股车道宽,深约1.5米。路面与施工基坑之间的大约60厘米厚的水泥连续墙之间出现了20厘米宽的裂缝,一段连续墙上也出现了断裂的痕迹。一个碗口粗的水管,正在不停地从旁边一条人工河里抽水到基坑里面。
施工方、中铁十九局的现场施工经理郭伯平告诉记者,当时施工已经到达地下18米。基坑内的水位经过连续排水,已经降到了21米,但是基坑外的水位仍维持在14米左右,产生了水位落差,终于施工缝挡不住水压,地下水首先喷涌而出,接着就是泥沙俱下。冒水之初,大家一看事情不妙,赶紧用沙袋堵水,还抱来了6床值班的被子续上去,但是可惜泥沙已经跟进,所有的围堵措施已经于事无补,一小时内,100立方米泥沙涌进了基坑。事故已经无法避免地酿成。
[处理措施]
基坑内回灌水,打管注浆
事故发生后,地铁方面非常重视,有关领导通宵坐镇指挥。昨天,项目部中铁十九局的应金星经理告诉记者,抢险首先采取了基坑内回灌水,恢复地下水平衡。另外,考虑到路面下陷,自来水管、雨水管已变形,一旦自来水管破裂,水压将急剧加大,基坑会被水淹没,于是连夜与自来水公司取得了联系,及时把两头自来水闸阀关闭。“为什么要用被子堵,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砂石流向基坑,至少它可以堵住砂石,保住路面不再下陷。”然后,应经理指着一类似水井的管子告诉记者,这就是测量水压的东西,“这个设备在基坑外,我们量一下这个‘井’里的水位,然后再测量基坑里的水位,就知道水压还差多少了,目前首要就是保证水压平衡。”至昨天下午3:00时,基坑内还在不停地灌水。
据了解,基坑外的塌方地方还将实施打管注浆(水泥浆)、堵漏、黄土回填等措施,施工人员估计仅注浆就要十几吨水泥。昨天,一台挖土机已把与路面有巨大缝隙的施工缝“扒掉”,抢修路面。
[专家意见]
这里塌陷是通病,正常
昨天上午,南京市8位知名的深基坑专家全部到达事故现场,为此把脉诊断开方。经过一个上午的现场考察与讨论,最后给出结论:如此深的施工基坑,且位于河西河漫滩地质,事故属于“正常”,施工方的补救措施是正确的。
专家介绍,河西大部分地区处于长江漫滩,地质复杂绵软易陷是施工通病。以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来说,地下3米左右为杂填土,地下11米处为淤泥层,再往下4米处为粉质层,再往下就是粉沙层了。而且河西地区地下水源特别丰富,应经理告诉记者,元通站全面开挖,一天出水量达6万方,构成了元通站的一个特殊情况。
[疑问]
1、河西其它站点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地铁二号线8个站点在河西,这次元通站出了问题,其它7个站点施工建设时会不会出现同样问题?昨天,有关专家表示,不大可能,因为元通站是地下三层,触及地下21米深,是河西仅有的一个有地下三层的站台,也是河西所有的地铁站点规划中最深的一个基坑。“主要要看地质情况,即使地质与元通站附近类似,因为其它站点相对要浅,所以预计关系不大。”据了解,其它站基本上为地下15-16米深处。
2、一号线安全会不会受影响?
地铁二号线元通站是一号线和二号线的换乘站,二号线的轨道将从一号线下面贯穿过去。那么这次险情会不会影响一号线的安全,南京地铁建设方回答“不会”。
根据目测,记者发现塌陷地距离一号线轨道有60米远。据应金星透露,事故发生后,工程方是每隔半小时就对一号线监测一次。但是,二号线元通站的施工是分段进行的,由两头往中间靠,随着工程的推进,会越来越逼近地铁一号线,那时会不会对行车造成影响,应金星表示:“我们会小心翼翼的,比如放慢施工速度,采用多种围护措施,确保不会使一号线发生沉降开裂等。”
通讯员 迪轩 记者 毛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