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调查60多个证人
回到检察院后,反贪干警们对这些议论进行了线索评估,大家认为无风不起浪,村民的这些议论绝不会是空穴来风,于是,反贪部门组织干警冒着炎炎烈日,开始了深挖细究,连续3天马不停蹄地走访了3个村,调查了60多个证人,很快有了结果。负责昆山沿沪产业带拆迁房的安置分配工作的王某索贿受贿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了水面。
勾结房介,坐等“外快”
王某自2004年7月开始负责沿沪产业带拆迁房的安置分配工作,年过半百的他凭着多年从事建筑行业的经验,很快从这一职务上嗅到“发财”的气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他知道,农村老屋一般面积都比较大,而按照面积补偿分房,许多农户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屋,他们更看重房子是否能分到好的楼层,于是,他就在房子的楼层上做起了文章。
与此同时,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也觉察到村民拆迁房过程隐藏着“商机”,而负责安置拆迁房屋的王某,就成了房屋中介公司追逐、拉拢的对象,他们主动找上门来,想方设法结识他,千方百计地讨好他。王某最终选择他认为比较可靠的两家房屋中介公司进行所谓的“合作”。于是,拆迁安置办公室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王某一边对前来咨询房子的村民放言,已经没有好的楼层了,只有“顶天立地”了(即顶楼与底楼),而想得到车库那就更不可能,一边又向村民暗示,要想得到好楼层的房子,想要得到车库,只要向房屋中介公司让出多余房屋指标就行了。
王某就这样开始了索贿受贿,许多村民明知其中藏有“猫腻”,却也无能为力,为了得到好楼层的房子,为了得到车库,只能照王某说的去做,将自己的房屋指标转让给中介公司,然后再从中介公司那儿拿到自己想要的。于是,王某就有了“外快”,隔三差五有人偷偷地送钱来;房屋中介公司生意火了,唯一吃亏的就是本应得到正常安置房屋的村民。
两年收受贿赂6万元
反贪干警经过大量工作,最终查明王某自2004年至2006年短短两年时间,在安置动迁房过程中,利用负责安置农民动迁房的职务之便,先后收受房屋中介公司贿赂6万余元,为之谋取不当利益。
正是他的不法行为,导致当地村民议论纷纷,质疑分房的合理性,无法拿到好房子的村民更是情绪激动,反映强烈。因此,当反贪部门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破了案,将王某绳之以法后,村民们无不拍手称快。
近日,昆山检察院反贪干警下乡到该市千灯镇时,无意之中听到了一些村民的议论,有的抱怨说没有关系就拿不到好房子,有的则大骂安置房子的人心太黑,有的则调侃道“这年头不给别人好处,自己就肯定也得不到好处”。种种议论引起了干警们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