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联合国秘书长基本上均从众多的人选中胜出。秘鲁的德奎利亚尔从9位候选人中胜出,埃及的加利从15位候选人中获胜,而此次韩国的潘基文从7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均说明较量、角逐之激烈。他这次之所以能胜出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首先,“五常”意见一致,但并非一帆风顺。潘基文是在美国于4月就放言“不应拘泥于地区,而应选择有能力的人来出任”、实际不同意亚洲地区推出秘书长候选人的气氛中参选的。当时“五常”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主张从亚洲推出人选,而美国却青睐于从北欧、中欧地区推出候选人,英国赞同美国主张,法国态度不明朗。西方媒体基本倒向美国一边。但在安南态度明确,以及53个非洲国家和30多个拉美国家支持中、俄立场的情况下,其他三个常任理事国的态度才逐渐明朗。直至8月,美国总统布什才支持新秘书长应“来自亚洲”。
其次,亚洲国家识大体,顾全局。经过安理会第三次和第四次“意向性投票”后,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约旦和阿富汗5位候选人看到自己的得票情况后,先后宣布退出,进而力挺潘基文,以维护亚洲的权益,这对潘基文的高票胜出给予了很大帮助。
第三,韩国中小国家的地位,特别是韩国在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尤为多数国家所肯定。联合国实践表明,中小国家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既符合联合国一贯传统,能获得更大支持,又有利于联合国的团结和工作。此外,潘基文来自韩国,人们对他解决朝鲜核问题、从而稳定朝鲜半岛的局势抱有很大的期待,这也是他具有的优势。
第四,韩国大力开展外交活动,沉着应对不确定因素。这次韩国上到总统,下至百姓都为潘基文的当选竭尽全力。潘基文在联合国的游说、到非洲国家进行工作,都取得了正面效果。更为突出的是韩国在碰到不确定的情况时能冷静应对。
第五,潘基文本身条件优越。潘基文年轻时攻读外交专业,并以优异成绩通过韩国外务部的公派公务员考试。他曾任金大中总统的外交通商部次官,卢武铉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现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其外交能力出众。他精通英语、法语,还掌握德语、日语等,所有这些也是他胜出的因素之一。
吴妙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