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开国第一战
· 新结婚时代
· 生命的不可思议
· 诡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0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开国第一战
  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和翔实地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采用大场面和小故事的双线结构,生动记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朝鲜半岛那场举世闻名的战争从背景到发生、演变、结束的全过程。

  第五次战役

  4月19日,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美步兵第二十五师进至铁原附近的药泉洞、文惠里地区,形成突出态势,有利于中朝军队攻歼。彭德怀遂决定,第五次战役于4月22日黄昏发起。

  当日,志愿军总部向全军发布动员令:第五次战役就要开始了!这次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是我军取得主动权与否的关键,是朝鲜战争时间缩短或拖长的关键。我们要力争战争时间缩短,因为它符合中朝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力争这个仗打胜,因为它有胜利的条件。我们向敌人出击了,为中朝人民立功的时机已到!

  4月22日黄昏,两军战线上飞起无数信号弹,传来滚雷般的炮声。中朝军队各突击集团按预定计划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反击。第五次战役开始了!

  “联合国军”的攻势发起已经几个月了,往北拱每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而那条“理想的防线”还看不见也摸不着,对“联合国军”官兵来说,这个比海市蜃楼还要遥远的目标实在是让人垂头丧气。而对方现在不光是完全没有一丁点儿颓唐之状,还有咄咄逼人发动大规模攻势的迹象。这样下去,“联合国军”将何以应对?

  思前想后,李奇微要求范佛里特做好准备,一遇中朝军队进攻,就立即组织有步骤的撤退,并且在后撤中尽可能地杀伤中朝军队的有生力量。

  然而范佛里特还是有保留地同意了新上司的意见。同意的部分是“一遇攻击即准备后撤”。有保留的部分就是决心不让中朝军队重占汉城。范佛里特认为,如果让中朝军队再一次进占汉城,那将使“联合国军”士气再次降到冰点,而且可能陷入一个不可逆过程。因此,虽然“联合国军”需要暂时后撤,但绝不能放弃汉城,而为了确保汉城,除了在正面战场实施有效抵抗外,还应在晚些时候,在元山一带实施两栖登陆。

  这就是彭德怀得知“联合国军”准备在中朝军队侧后实施登陆的情报的由来。然而,李奇微现在一听什么两栖登陆就气不打一处来。更何况登陆地点还是元山。李奇微对此提议不予理睬,一扭头就回到东京。随即还发给范佛里特一个书面命令,不允许范佛里特越过铁三角地区,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越过鸭绿江。

  其实李奇微不该责怪范佛里特,他更应该看重的是范佛里特建议的实质:美国军队是否在朝鲜北部实施登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军队要在朝鲜北部实施两栖登陆”这个信息会对敌方行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威慑。应该承认,以“联合国军”优势的海空力量为后盾的这个威慑自始至终对中朝方面的作战行动起着巨大的钳制作用,而且远比杜鲁门吹得玄玄乎乎的那个原子弹和麦克阿瑟那个不着边际的“钴放射地带”要有分量得多!

  仁川登陆的效果在中苏朝诸方首脑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暗影。

  彭德怀提前发起反攻,也是受对手这种威慑战略的制约。想赶在敌人前面。因为他对这次战役期望值很高,胃口也很大。他为战役定下的是这样一个决心:西线由志愿军3个兵团12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一个军团编组成左中右3个突击集团,实施主要突击,寻歼韩军第一师、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美步兵第三师、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和韩军第六师共5个师(旅);东线朝鲜人民军两个军团作为辅助突击集团,积极钳制敌军,并相机突进,歼灭当面之敌。

  如果这个决心实现,“联合国军”大概就只好卷铺盖走路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