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张小板凳,嗑一把瓜子,摇头晃脑地听一段《魏征斩龙》,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满头银发的陶和之老人想起童年看过的洪山戏,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笑容。起源于南京六合的洪山戏,最早的雏形可追溯至周代,上世纪曾红极一时。到如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还有些印象,曲调高亢的洪山戏已经哑了嗓子。
香火会唱出地方戏
“摆上一张长条桌,洪山戏就可以开锣了!艺人站到桌上,就是楼上;旁卧桌面,又变成了卧床。”80岁的陶和之闭上眼睛,依稀还能记起儿时看洪山戏的情景。
退休前,陶和之在六合县文化馆工作,1981年至1986年间,他收集整理了数万字的资料,还为当时仍健在的几位洪山戏老艺人录了音。可惜的是,当年的手稿早已不知去向,四盘磁带几经辗转也没了踪影。
陶和之介绍,洪山戏是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而来,形成于清末民初。20世纪初有了专业戏班,其中,八百桥大营郝的郝玉洲,还有彭宪章等都是红极一时的领班艺人。“演员大多数都是‘香火’艺人,唱调也是从‘香火’调发展来的,所以洪山戏又叫‘香火戏’,” 陶老解释道。
鼎盛时期已成追忆
“抗战时洪山戏的戏班子规模很大,我见过有个戏班总共100多人!不像最早的‘香火戏’,只有两个人说唱。”陶老说,当时还借鉴扬州花鼓戏,加入了弦乐伴奏,二胡是必不可少的,规模大些的还有四弦。
“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洪山戏的流行仅仅局限在六合周围这一带,后来又跟扬州花鼓戏融合,形成了扬剧。洪山戏本身却没有人继续传唱,那批老艺人早就不在人世,太可惜了!”陶和之无奈地摇摇头。
民间艺术后继乏人
记者辗转找到了郝玉洲的长孙郝同刚,今年55岁的他小时候曾听爷爷哼过“洪山调”,却没有亲眼见过老人家唱戏。郝同刚12岁那年,爷爷曾让他跟着一位姓龚的老师学习武生。“每天早上起来就吊嗓子,还要拿大顶、下腰、压腿,练不好师傅就会用黄藤鞭子打手心,很苦!我只学了半年就回家了。”郝同刚对那段往事记忆犹新。“如果当时爷爷在身边就好了,可能我就会坚持下来。现在想起来觉得太遗憾!”
在郝同刚的家里,郝玉洲的遗物只剩下一枚扳指。“在我印象里,爷爷一直把它戴在大拇指上。”郝同刚说,“这枚扳指见证了洪山戏的历史,要好好珍藏。但爷爷唱过的洪山戏却几乎没人会唱了,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