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南京·说吧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握手言和未必皆大欢喜
· “老弱病残孕”能否改一改
· 职能部门岂能缺少警觉性
· 七嘴八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9 月 1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握手言和未必皆大欢喜
  ■今日话题

  劳累奔波了一天的建筑工人,携带铁锹准备乘公交车回住处时,没想到被公交司机拒之车外,4名工人认为是司机瞧不起他们,于是乘出租车追上公交车,并将其拦下理论。

  (9月14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民工也该“入乡随俗”

  四条大汉手拄铁锹往公交车前一拦,真是虎虎生风!幸亏公交司机把话说开了,两家握手言和,没有别生事端。

  民工为了人格不受辱而打的追车“讨说法”,是维权意识的提高,可喜!但换个角度看,民工群体事实上已构成城市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公序空间毕竟有别于乡村,民工大哥们也该入乡随俗了。你带着铁锹、锯子类工具乘车,确实有碰伤人的危险;再比如收工后一身泥水挤车,蹭脏别人的干净衣服难免让人心里不舒服,含蓄点的悄悄闪避,夸张点的可能会侧目以视,甚至出言不逊,而这些举动又让民工兄弟们心里不舒服,加深了隔膜。

  现在舆论都在呼吁平等对待民工,民工大哥是否也该树立遵守城市秩序的意识呢,比如大件工具寄放在工地,上下班途中换件干净衣服,也不是件难事。

  接纳和融入,互动才能产生和睦。gigi836

  维权,要依法才行

  农民工兄弟被拒载,打的拦车讨说法,算是维权吗?首先,追堵公交车,很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混乱,其次,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如此做法会使车上的其他乘客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本来一件自我维权的好事,到最后,却有可能会危害到别人的安全。

  笔者能体谅农民工的心情,但是既然生活在城市,就要学会依法维权,不能只凭一时气愤,就不顾后果,随性而为。农民工兄弟完全可以记下车牌号,一方面向公交总公司投诉反映,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媒体来呼吁,借助合理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

  农民工兄弟要明白只有依靠法律的维权,理智的维权,才能争取和保障自己的权利。广陵龙

  民工的奋起值得敬仰

  我们见到的民工,大都是一些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令人怒其不幸恨其不争的人物。4位民工自认为是司机瞧不起他们,乘出租车追上公交车,并将其拦下理论,一扫了人们心目中的民工形象。民工也是一条汉子!

  民工的奋起值得人们敬仰。其实,在许多问题上,民工应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对于应该获得的人格尊重,要据理力争,一着不让;对于应该获得的利益,则要注意证据,把握机遇;应该依法讨回公道的,就拿起法律武器。广春

  别触碰民工脆弱的心

  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却难融入城市,再加上部分市民的鄙视,让本来就已经自卑的农民工心理更加脆弱,稍微触碰他们敏感的神经,就会引起他们的警觉。所以当公交车司机挥挥手,不让他们上车时,不懂有关规定的农民工当然有理由认为 “司机明摆着瞧不起人”。

  这虽然是一场误会,但却给所有的市民提了个醒,那就是尊重农民工、善待农民工。遇到问题时耐心、详细地向他们说明情况,尽量多地给他们帮助,引导他们早日融入到城市中来,而不要去触碰他们脆弱的心。njdyj

  可贵的权利意识觉醒

  一直以来,民工总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中的很多人受了委屈也只能默默忍受,有些时候甚至是被人打落了牙,还得“和血往肚里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很多民工自己瞧不起自己。

  现在,这几名民工的打的讨说法之举,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权利意识觉醒,看到了他们正在挺直腰杆做人。

  鄂东梅子

  公交部门应担全责

  民工做到了乘坐公交在指定地点上车的规定,而公交司机没有做到在指定地点开门让乘客上车的义务。

  是不是每个乘客(包括农民工)都必须有知晓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上公交车的义务?即使有这个义务,乘客又从何处知晓?公交车停靠站点没有提供相应的规定加以提示,另外车身上也没有明显的标识,这是公交部门没有尽到应有告知责任。

  其次,司机应该知道公交部门的相关规定,面对携带铁锹的农民工,他就有下车向这几位农民工告知说明的义务,而不是仅在车上挥一挥手开车离去。

  基于以上的认识,这件事的责任应该由公交部门来全部承担。looseonefd

  和“民工”无关

  把这个新闻里的“民工”换成任何一个职业,恐怕结果都一样。拿铁锹不能上车是有根据的,和身份没什么关系。就算换成快报记者扛着铁锹上车,怕也是不给上的,所以说几位民工同志的反应有点过头了。

  现在社会浮躁,弱势人群显得过于敏感。和谐社会最起码的应该是互相尊重。从这个新闻里来看,恐怕几位民工同志,从骨子里就觉得别人有歧视他的意思,才会做出追车的举动。所以心态很重要,自尊自信,而不是敏感偏执。老是提倡尊重民工,老拿民工说事,这种心态也是有问题的,什么时候同样的新闻,标题变成“四人遭拒载,打车追公交”,那真的做到一视同仁了。舟子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