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版·东坝大马灯】东坝大马灯:人如走马灯未灭
一个后勤的心声
“在东坝,大马灯曾经消失过。”现任东坝大马灯领队、东坝镇东坝村主任汤春山一开腔,就给记者设置悬念。东坝大马灯起源也在唐朝,明清时盛行,它最近的一次复出在1981年。
那是个单衣试酒的春。东坝竹匠朱开荣闲不住了。作为唯一一个还会以竹条编制大马头的人,他披星戴月扎了只马头,找到两个都已年迈的伙伴,开始偷偷排练。
最初的道具并非竹马,是一条长凳。一个在前面举着凳腿当马头,一个在后面弓着身子当马腹,练步法,练合作。靠着这装备,几位老人一直练了四年。1985年底,汤春山到表演队做后勤工作,大马灯在村里正式亮相。
1991年春,东坝人舞着大马灯来到南京,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从此被称为“江南一绝”。
在大马灯表演队任领队已有10年了,但汤春山最难忘的,还是最初做后勤的10年。其实就是做替补。除了马背上的小孩不能扮,其余的都来。扮马头或马背,各有各的苦处。看的人越多,掌声越激烈,马就舞得越欢。而鼓点一歇,去了行头的人也就越累。那种种的罪,汤春山都受过。
两个人的坚守
汤秋木是大马灯的明星人物。57岁的他称为“马头中的马头”,每遇重要演出,他都是扮作领头马的马头。老先生看来木讷,上场了却最欢。“背上早就给马头架子磨出疤来了,到现在还是一上场就破,你说疼不疼?”汤秋木露出背给记者看他双肩的疤痕。那疤痕恰似一双马蹄,踏破肌肤,深入骨肉。
人跑得再欢,也得有个竹马架子。最近,马灯队所用的竹马架子全由东坝村61岁的汤海头老人编制。
老人平时的营生就是赶集卖竹篮。编制马头是他的副业。“朱开荣是我师傅,现在正宗传人就我一个了!”
问及有否纳徒,老人摇摇头:“现在哪个小青年还愿意来编竹篮?人家都用塑料袋了!”但对于扎马头的手艺,他并不担心。村主任汤春山早就说了,不行就从马灯表演队里选一个人过来学。
两年前,邻县有人来“收买”过汤海头:“你每天编篮子卖,就算赚个50块吧,我们请你过去,给你100块一天,帮我们扎大马灯吧!”老人没答应:“我只给我们东坝马灯队扎,这里才是正宗的大马灯!”
连人带马走向时尚
天南海北地去演出,大马灯获得的荣誉越来越多,队员们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工作从未停止。
首先是装备行头在改良。以前的马灯,就是竹架子外面糊上彩纸,形象不够逼真,也容易损坏,后来改作布,演一阵子又不满意了,于是用灯芯绒做马皮。
“现在我们的马皮可高档了,都是直接到苏州观前街去找厂家订做,连马的鬃毛都跟真的一样!”汤春山称,虽然马皮总在变,但骨架一直是竹制的:“这个轻便,出去也好带,没必要改。”
更为急迫的问题,是演出队形象的改进。有一个故事在整个东坝传为笑谈。一次表演队应邀到广州演出,对方安排了五星级宾馆下榻。有一位扮马背的老先生随身带的就是一只蛇皮口袋,一进宾馆乘电梯,保安就跟上了他,一直跟到14楼看老人竟摸出房卡开了房间,才道歉离去。“我们虽然见的世面不少,可还是比较土气,这跟大家都是躲在马肚子底下表演有一些关系。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以后再出去,我们也要穿西装,打领带!”
快报记者 吴聪灵
东坝大马灯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人李白在《长干行》中如是描述,这个孩童游戏如今已家喻户晓。
高淳东坝大马灯,便是典型的竹马,不同的是,这马要两个成人配合,另有少儿扮武士端坐马背,舞台上驰骋拼杀,颇为威风。
到高淳东坝,我们没看到大马灯表演。但表演队的台前演员与幕后英雄,仍活跃在这个吴头楚尾的小镇里。这让我们对于有朝一日看到锣鼓喧天的表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