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真金线】真金线:缠绕千年的绝技(图在记者图片库)
龙潭人自古制金线
龙潭街道在南京栖霞,桥多巷子多,记者到来时已近中午。这里的金线金箔厂是国内仅存保留传统金线制作工艺之地,现在厂里基本不生产金线,除非有订单,才临时聘请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回厂制作。
提到制金线,周厂长立刻想到了李兴锦。
七转八弯,终于找到了李兴锦的家。71岁的李兴锦,退休已有10年。李兴锦生在龙潭,长在龙潭,从他记事开始,镇上不少户有金箔金线的小作坊,都会制金线的手艺,而他父亲也是其中一名。
李兴锦从小便跟着祖父和父亲做金线的生意,因为从小视力不好,没有学习制金线,而是在家里负责买金箔,“通常我去专门的打箔作坊去买金箔,回来之后让父亲制金,再拿给镇上的妇女们加工成金线,父亲再拿到南京市里去找销路。”
大大小小的工序十几道
龙潭素有“制金之乡”之称,因为这里的制金小作坊多,生意都挺红火,直到建国后,金银的销售受到了控制,家庭的小作坊禁止私自制金。1955年,政府合作社在龙潭建起了南京金箔金线总厂,家庭作坊内的老艺人被召集到了厂里。
李兴锦因一直在厂里从事销售,对于制金线的每道工序了如指掌,“制金线是分工进行的,能像我把每道工序说得头头是道的却没几人,别小瞧了这细细的金线,做起来总体有7道工序,打纸、做粉、背金、砑金、切金、搓线、摇线,要是算上每道工序内的小工序,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得有十二道工序。”“这些工艺都是口传心授,许多秘诀都在制作中领会。全部是纯手工,每一道工序全凭老艺人精湛的手艺,完成一个周期好歹也得半个月。”
制金老艺人不到10人
李兴锦的堂弟李兴旺,正是当年厂里的制金线工人,负责切金的工序。辗转找到李兴旺,说到制金线,他立刻眉飞色舞起来。“1956年梅兰芳要出国演出,北京戏剧服装厂专门到咱们厂里订金线,缝制戏服,我们放下手上所有的活,赶工11天,赶制出了金线,送到了北京。”现在说来,李兴旺言语中还带着自豪。
他穿上衣服,便要带记者去师兄武廷仁家看看。武廷仁家在镇下面的村上,他从自家的储藏室搬出了切金的工具,是个木制的类似桌子的台子,上面有块盖板术语叫检子。
可惜的是当年的切刀已经遗失,武廷仁只能徒手做起了示范,左腿跪在“检子”上,右腿后蹬,腰弯45度,左手按住检子,右手做出持刀的动作。一旁的李兴旺做起了解释,“这就是切金的姿势,下面的板上有8道线,金纸有28寸长、3寸8宽,一般要切230刀,每根只有0.48毫米宽,这分寸全在我们心里拿捏了,下刀要准,一次一条金线,跟头发丝那么细。你瞧这动作像不像马要奔跑出去的样子,大家都管这动作叫‘弛马蹿蹄’。”
真金线技艺要找传人
金线金箔厂的李宝祥厂长介绍,真金线的制作是没法用机械化代替的。
近些年,对于真金线的需求渐渐减少,制作真金线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老艺人大多70岁以上,年轻人又不愿意学,面临着手艺失传。”
前阵子文化局制作申遗的宣传片,特意来到了龙潭镇,把几位老艺人集中到了一起,重新示范了一遍传统制金线的过程。李宝祥说:“不容易啊,能凑齐这么多位老艺人。”目前,李宝祥等人已经在利用摄像、录音、文字,将老艺人们口口相传的制金线秘诀记录下来,接下来将寻找年轻人学习这门精湛技艺。“只要有南京云锦的一天,我相信真金线就绝不会失传。”李宝祥语气中带着自信和坚定。
专家点评
这种古老的工艺形态,在全国其它地方难寻痕迹。而它与南京正在申报世遗项目的云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如果没有真金线,也就没有了美轮美奂的云锦。
见习记者 赵丹丹
温庭筠《贫女诗》道:“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雅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苦恨年年押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南京自古有云锦,便有金线织金,栖霞龙潭相传是“打箔”之乡,流传下来的传统金银线制作工艺,更是鬼斧神工。如今再踏入龙潭时,这里还能操刀打纸、切金的艺人不足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