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快评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取消“罚款指标”能复制吗?
· 国家得了“红眼病”?
· 哄抢.jpg
· 不是野狗的“野狗”
· “路不拾遗”与“哄抢水果”
· 银行“单向维权”可休矣
· 宜居也要“千城一面”吗
· 你能记住 几个热线号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8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路不拾遗”与“哄抢水果”
  【漫话天下】

  【漫话天下】

  □刘义昆/文 艺静/图

  7月30日,北京街头发生了两件小事。当天上午,崇文城管遭遇了执法尴尬———行人哄抢无照摊贩遗落在地上的水果(7月31日《北京青年报》)。当天下午,一外籍男子在金台路撒出大量硬币,让路人捡并伺机拍摄。此事激起民愤。最终,老外在众人面前捡起自己撒在地上的硬币,仓皇离开。(7月31日《京华时报》)

  同样都是行人,同样面对唾手可得的钱物,一群人选择了做当街哄抢的“魔鬼”,另一群人却选择了当路不拾遗的“天使”,反差如此之大让人唏嘘。当许多人去哄抢水果时,即使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人们也会认为“法不责众”。而在“撒钱拍照”事件中却不一样,一直以来,中国人形成了在外国人面前自尊、自信和自强的心理状态。在外国人撒钱拍照的行为时,过路行人首先被激发的显然是这种情感,而不是利益面前“法不责众”的心理状态。所以说,“撒钱拍照”的尴尬并不一定表示人们已经都能自觉做到路不拾遗了。外国人撒钱拍照的场景毕竟是很少见的,我们遇到更多的是水果遗落、钞票丢失、摆放鲜花等普通场景。在这些不会激发路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场景下,某些人的表现又能打几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