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快评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倡导租房”关键是看租什么房
· 网友面前且慢“脱”
· 城管.jpg
· 【南京话本】
· 城管为何成了“土匪”?
· 商品房难道不算是商品?
· 高考淘汰“创新少年”好尴尬
· “不休假要扣钱”是不是矫情了点
· 老师不是讲台上的“超女”
· 内地大学该有点危机感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高考淘汰“创新少年”好尴尬
  【热点纵论】

  18岁的山东考生潘立群曾获得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今年高考却以379分的成绩被淘汰出局。

  (7月23日《新华网》)

  教育部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不仅仅是被“格式化”了的“普通劳动者”。正因如此,现行的教育制度也给出了对创新获得成果的学生在高考录取时加分或免试入学的政策。但当潘立群站在了我们面前,却没有一个高校敢于突破制度规定,将其纳入麾下。真的是成也制度,败也制度。考大学可以加分的鼓励青少年创新的制度,让学子们迸发出了创新的热情,然而,又是因为必须是高一、高二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获得免试或加分的制度,让高校对这位创新型人才欲迎又止,欲说还休。“不拘一格”的大制度,在高考加分这个小制度面前,也只能是徒唤奈何!培养、选拔、使用创新型人才,原来就应该是“不拘一格”,又岂能仅仅只限于“高一、高二学生”?

  把潘立群这样的创新型人才招进高校进行培养,或许会有人认为是占了其他学生的指标,是一种不公平。但真正是人才而不能跨进高校的大门,则是更大的不公平。进而言之,对创新确有成果的创新型人才,我们还要不要拘泥于高校的“招生名额”?看来,要让青少年创新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地脱颖而出,就不仅仅是要放宽创新人才免试或是加分政策,而是要建立一个为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少年得以顺利进入高校深造的“绿色通道”。

  (东方言 安徽 职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