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明朝十七帝
· 我在白宫当记者
· 低温
· 从小练武打坏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2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明朝十七帝
  在现代中国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一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朝代;无论是太祖成祖的刻薄残酷,还是英宗武宗的好大喜功,以及嘉靖万历数十年不上朝的荒唐之举,直至崇祯的刚愎自用,种种荒谬,都让人不禁奇怪这个朝代的统治何以延续近三百年之久。本书帮助你解答这个困惑。

  连载 7月21日见报 明朝十七帝

  偏狭的心胸

  朱元璋起自微寒,这在他的身上留有明显的印记。他不允许别人向他的权威挑战,最担心别人对他不尊重。

  有一个故事说,一天朱元璋在京城中微服出行,忽然听到一个老婆婆私下叫他为“老头儿”。朱元璋大怒,随后来到太傅徐达的家,走进房中怒气还未消,绕室而行,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当时徐达不在家,徐夫人大为恐惧,担心会发生别的不测,她惶恐地一再向朱元璋行礼,说:“难道是妾夫徐达负罪于陛下了吗?”朱元璋说:“不是,嫂子不要往那儿想。”他随即紧急下令,召五城兵马司官员带领全部兵马过来,他说:“当年张士诚曾经短时期窃据江东,吴民至今还称他为张王。如今朕身为天子,此邦居民竟敢呼喊朕为老头儿,这是为什么!”他下令将胆敢对他不恭的一大批百姓家籍收没,以泄私愤,以示惩戒。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翰林供奉唐肃,起先因为上朝有误而被免官,回到了乡里。朱元璋看重他的才能,再次把他召回任职。一次,朱元璋命他陪着一同吃饭。吃完饭,唐肃拱手,举着筷子向朱元璋表示恭敬。朱元璋问道:“这是什么礼节?”唐肃回答说:“这是臣小时候学的俗礼。”朱元璋一听,发怒说:“俗礼可以对天子施行吗?”唐肃因此被以“不敬”治罪,贬到濠州当兵戍守。

  有时,朱元璋与臣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心胸未免狭小。朱元璋曾经下诏,免除江南各郡县的赋税。但是到了秋天,还是向这些郡县征了税。一个担任右正言的官员周衡,觉得不妥,向朱元璋进言,朱元璋也觉得自己理亏,说:“你说得对。”事情到这似乎已经完结了,可没过多久,周衡请假回乡探亲。周衡是无锡人,无锡离南京很近。他和朱元璋约定,六日以后恢复朝参,但是周衡第七天才回来,误了期限。朱元璋愤怒地说:“朕失信于天下,你失信于天子!”然后竟然下令将周衡处死。

  然而,朱元璋的残忍并不是天生的。当年他在社会底层,苦难深重,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朱元璋只能忍受。但现在他的地位变了,他的手中有权力了。他可以发威、发怒,相对地,别人对他也无可奈何了。

  在朱元璋起兵之初,他就面临一个处理将帅关系的问题。朱元璋从普通战士“渐至提兵”,他所统帅的将领,许多人经历都和他差不多。朱元璋必须确立自己的权威,才能驾驭这些如狼似虎的将帅。

  由于对他的地位构成威胁,第一个被他除掉的是平章邵荣,那是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当时朱元璋所委任的将帅以邵荣、徐达、常遇春三人最为卓著。

  据称,当时邵荣“骄蹇有异志,与参政赵继祖谋伏兵为变”。事情败露后,朱元璋打算免邵荣之死,但同为将帅的常遇春说:“人臣以反名,尚何可宥?臣义不与共生。”所谓人臣,是相对于君主而言,当时朱元璋还没做皇帝,君臣关系还谈不到,朱元璋与邵荣之间,充其量不过是起义军军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君臣的名分还远远没有确定。但是,正如明人所说的那样:“太祖之初振也,将属皆草莽粗士,人人欲试大位。”一群草莽粗士和朱元璋一同起兵后,人人都想当皇帝。当然,朱元璋最后还是杀了邵荣,但在杀邵荣之前,他“乃饮荣酒,流涕而戮之”。饮酒,流涕,表示兄弟情深,出手杀戮实在是不忍心。不过,这时的朱元璋还可能有点不忍之心,还不愿意表现得过于残忍。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