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9版:副刊·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毛佩琦细解明十七帝
· 我在白宫当记者
· 低温
· 从小练武打坏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7 月 1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我在白宫当记者
  这是一部作者亲历美国白宫、波黑战场、阿富汗战场的采访札记, 将作者在白宫做记者时对美国政治、社会、外交、文化进行近距离观察的心得娓娓道来:有现在已经90高龄的白宫女记者的趣事,有在白宫外抗议了30年的移民的辛酸故事,有对美国克林顿、布什总统的比较分析,预测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等等,部分篇章曾获得国家新闻奖。

  连载 7月19日见报 我在白宫当记者 纪实文学

  建在游泳池上的新闻厅

  白宫,神秘而又传奇的地方,世界超级大国的心脏,这里的天地与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人们在这里平凡地生活着,但是它生产着世界上最具卖点的新闻。1997年的一天,我作为一名中国记者,来到了这里,也成为其中平凡的一员,一名特殊的过客。

  1997年3月的一天,白宫特工处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白宫老行政楼办理记者证。我特别兴奋,因为申请到白宫记者证很不容易,很多在华盛顿工作过三四年的中国记者都拿不到这张小牌牌,而我当时则是刚到美国两个月,至今我仍然不清楚我为何如此“幸运”,有了它就可以经常出入白宫了。渐渐地我了解了白宫新闻厅里的许多故事。

  从白宫西北门进来约100米就是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旁边就是白宫新闻厅。新闻厅地势低洼,很不起眼。它位于白宫主楼和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之间,只有一层,窗户很小,十分低矮、阴暗,高个子的人出入时经常碰头。进入白宫新闻厅,好像进了一个中国农村的普通中学教室。

  “教室”内有8排木制椅子,每排6个座位,共有48个。每个座位上都刻着记者或者新闻机构的名字,第一排是美联社、路透社、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合众社和全国广播公司。其他位子都属于美国国内的各大媒体,美国的主要媒体都在新闻厅的最前面。法新社、路透社虽然不是美国媒体,但由于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也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媒体根本不可能有座位。这些座位多年来一直是固定的,就像王位一样,是世袭的,要想改变不那么容易。

  新闻厅是在一个标准游泳池上建成的。我曾询问过白宫新闻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我,原来这里是一个室内游泳池,修建于1933年罗斯福执政时期。共和党总统尼克松时期将游泳池彻底改造成了这个新闻厅,在此之前,记者每天聚集在总统办公室外的过道里,一位老记者告诉我,那时记者们几乎天天抱怨。

  前白宫发言人麦柯里喜欢开玩笑,经常搞些噱头,逗大家乐,以活跃紧张的气氛。一次,新闻吹风会就要开始了,记者们等待着,却不见发言人的踪影。突然,发言人平时站的讲台地板有动静,露出了麦柯里的脑袋,记者们大笑不已———原来麦柯里是从游泳池的西端爬出来的。还有一次,克林顿扭伤了腿,出入不得不坐轮椅,拄拐杖。这天,麦柯里也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到吹风室,大家都很吃惊,怎么总统扭伤了,发言人的腿也受伤了?过了一会儿,麦柯里把拐杖一扔,开始吹风,大家才知道上当了。幽默,有时是新闻发言人所必不可少的。

  没有新闻的日子,尤其是总统去外地的时候,这里人很少。克林顿出访印度时,我曾到过这里,结果一上午只有一两个电视台的技术人员在这里看书。但是如果总统在家,这个吹风室就人来人往,喧闹不已。

  从新闻厅往里走是白宫记者发稿的地方。这里更显拥挤,过道边的窗台上放着白宫散发的各种新闻公报和文件,右边就是记者工作区。西方主要新闻机构只能在这里有一把椅子和一张只能放下电脑的桌子。再往里走,有一条两人并排都难以通行的狭窄通道,通往厕所,厕所对面是一个售货机,里面有小甜点和各种饮料。连那些身价数百万美元的名记,也经常在这里简单地吃午餐。克林顿闹绯闻那些日子,美国记者云集此处,可乐、三明治和甜点全成为抢手货,有时到不了晚上售货机里面就空了。

  这就是白宫记者们工作的地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