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头条)七旬老人的高校梦
今日话题
2002年,7旬老人汪侠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取为旁听生。如今,同班同学陆续走进了实习医院,而汪侠却被告知“在家里歇歇”。“为什么不给我实习的机会?难道我四年的大学白上了吗?”
(7月7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汪老被忽悠了?
汪侠的大学梦是被谁忽悠了?据我所知,汪侠是江苏年龄最大的高考考生,他怀着满腔执忱,想进大学学习,并完成学业,可是四年快过去了,才得到泼来的冷水一盆,浇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们不能否认,南京医科大学当初破格录取是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可是,为什么不能好事做到底呢?即使不能发毕业证,也可以发个结业证来安慰一下吧,千万别让人感到,你是在忽悠汪老,别让人误解,当初的破格录取只是在媒体前作的一场秀,骨子里根本没把他当作一个大学生看待。洛漠
学,为何不能“实习之”
国家取消高考对于年龄的限制,目的就是让更多已经走入社会的群体能享受大学教育的资源。
当然,教育的惯性难以一时扭转,招生环节已放开的年龄限制,未必能在教学和实习的全过程贯彻始终。汪老遭遇的实习尴尬就是明证。笔者非专业人士,不知老人是否不能从事医疗事业,更不知老人实习医疗技术是否犯了行业之大忌。如果有此禁忌的话,汪老就不该被录取,即便是破格的。既然学校接纳了汪老,事实上就否认了“老不能学医”这一命题,所以,不妨给他创造一些适合他的实习机会,这恐怕也是学校对于学生应有的负责态度吧。中山北路 秦治
有点残酷,但请接受
出现今天这样的结果,汪老是应该早有心理准备的。当初他进入大学学习,是在远远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以旁听生的身份被破格录取的。学校对非在籍生不安排实习单位,不颁发毕业和结业证书,这也是制度使然。面对如此结局,汪先生虽然感到有些尴尬,甚至能品味出些许的残酷,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老年人进入大学学习,除了充实知识外,更主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生活乐趣。如果完全是为了拿文凭、赚学历,恐怕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梅广
程序面前人人平等
笔者认为程序面前人人平等,并不能因为你身份特殊,诸如像汪老这样大龄学生,就可以有任何特殊照顾。在道德上,我们钦佩汪老老而弥坚,老有所为的精神,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既然汪老是一名学生,就应该履行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制度。现在汪老成绩不合格,如果前去实习,即使他有丰富的经验,可一旦出了问题,学校肯定需要承担责任。此外,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国家和学校都是有其严格的规定,只有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汪老才有资格拿到两证,这也并不是由于个人的特殊原因,就能让学校大开绿灯的,否则程序的威严何在?程序的公平何在?广陵龙
来过,就值得自豪
汪老参加高考时,就应该做好毕业后何去何从的心理准备。“考大学是我一生的愿望!”这是汪老说的。现在大学已经上了,基本上也圆梦了。我想他老人家要的也是这个体验。上大学,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更重要的是和年轻人在一起学习,不啻于获得了第二次青春。这个体验就是财富,没有必要再去争毕业证书和实习机会,这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基本上是没多大用处的。当老人离开学校时,可以自豪地说:“大学,我来过。”这就足够。池塘里的波
灿烂梦想可以延续
“实习尴尬”其实只是个导火索,揭开了真相也打碎了他的梦想。老人似乎一直被蒙在鼓里,还憧憬着如果有实习成绩,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了。不安排实习、没有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这些重要的信息难道在老人一开始上学时就没有人和他沟通吗?还是老人被能上学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把这些都丢到了脑后?老人这四年真有点像“好梦一日游”,现在梦就要醒了。好在这四年他过得很充实,“毕业”后完全可以去养老院做免费医生,这就是他最大的收获。梦醒了,回到现实中,趁着夕阳正红为社会多做贡献,他的梦想依然灿烂。阿西木
“玩笑”可开不得
咱对汪老是打心眼里钦佩,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股学习的劲头,实属难得。可要是去医院实习,我劝您还是悠着点儿吧。
救死扶伤,专业知识肯定得过硬,您“考试成绩大部分都不合格”,显然医学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就这水平到医院实习,哪个医生老师敢带,哪个患者敢让您看?
还有,一位普通的医生60来岁差不多也就退休了,为何?眼神不好、精力跟不上,您都70好几了,到医院实习的话端个盘子能否端稳我都怀疑,又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汪老不服老的精神可嘉,但医生这个职业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是拿患者的健康开玩笑!小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