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张晓敏
冬季的脚步渐深,腊月的气息越来越浓,而在中国的传统里,这正是制作香肠的时节。不少人家的阳台上、院子里,晾晒着一根根灌好的香肠,它们在冬风里收汁、变色、紧实……走近了便能闻到醉人的肉香,仿佛闻到过年的味道。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香肠成了年味的主导,率先在春节的餐桌上拉开序幕。也就是这样的一道美味,一口咬下去,便是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味道。
儿时,我家香肠都是由父亲灌制的,灌香肠前父亲早就做了准备,他买回装香肠晒好的羊肠衣,预先放在水里泡开、清洗好,准备好塑料漏斗。随后把从食品站买到的猪肉切成碎块,加入葱、姜、酱油、食盐、白糖、白酒拌匀,馅料塞进漏斗,一点点灌进肠衣里,灌好的新鲜香肠放在盆里,再拿到阳光下挂起晾晒。
进入腊月后,温度正是制作香肠的好时候,制作时选择晴朗有风的日子,天气干燥,这样香肠容易被风干。用杆子吊挂着,白天放屋前到太阳光下晒,“吃到了”阳光的香肠,油光透亮,晚上收回来,放到干燥通风处。若是发现肠衣里出现了气泡,就用针或牙签扎破将空气挤出。等上大半个月,自家腌制的香肠就算完成了,一根根硬邦邦的,朱红油亮,红白相间,香味内敛,便是一道年味十足的美食。
香肠晒好之后,通常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上锅蒸熟。刚出锅的香肠冒着热气,有些烫手,儿时的我常常等不及,用手指捏住母亲在砧板上切好的香肠薄片,迫不及待地放入嘴里咀嚼。瘦肉暗红诱人,肥肉如凝脂,顿时口齿留香,连吃几片也不愿停下。
香肠是我家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菜,带着自家独特的味道。香肠好吃,从年三十能吃到正月十五,也不觉油腻。香肠的烹饪,可炒,可煮,但唯有蒸才是对香肠来说最佳的烹饪方式,能保持香肠的原汁原味,毕竟腌制的时候口味已经调好。直接放在饭上蒸口感最佳,以前用柴火灶煮饭,快熟时,母亲将香肠整根铺在饭上面,溢出的油脂渗入米饭,让人垂涎。
儿时腊月父亲灌香肠,那咸香的美味,一直留藏在我味蕾的记忆中。如今每到腊月,我也会自己买肉,仿照父亲做香肠的办法和调制的口味,灌上十几斤香肠,挂在楼房的阳台上,在刺骨的寒冬中通风晒干。那属于香肠独有的味道逐渐成熟、丰满、溢出,等待过年时一家人在餐桌上,尽情地分享这咸香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