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间,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甘肃省靖远县等地的“硫磺枸杞”,问题之严重令人惊愕。
在当地,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为了保证枸杞的“品质”,收购枸杞的商户们会给枸杞“熏硫磺”。在一些村子里,熏制棚随处可见,浓烟和刺鼻气味,构建起奇异的景观。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不少商户使用焦亚硫酸钠对枸杞“提色增艳”,相关黑幕也被央视揭露。
问题枸杞卖出去了,商户们多挣了钱,但消费者很受伤。常识告诉我们,工业硫磺含有大量砷,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肝功能损害。用硫磺熏制枸杞,近乎“投毒”。
9月2日,甘肃靖远通报“枸杞生产加工有违规违法问题”,表示成立调查组,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专项排查。这样的“剧情”,网友很熟悉。这个态度是必须的,但令人奇怪的是,有关部门早干吗去了?
在当地,硫磺熏制枸杞几成公开的秘密,有的商户对“硫磺枸杞”竟敢“实不相瞒”,监管部门是如何做到胜似闲庭信步的?是压根不知情,还是知情但没把工作做到位?在安排调查组介入调查的同时,这些问题值得追问。
在问题枸杞“蔓延”的过程中,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方面,商户对工业硫磺想使用就使用,任性的背后恐怕还是钻了监管不到位的空子;另一方面,工业硫磺作为危险化学品,当全链条受到严格管理,但在现实中,工业硫磺成为不少商户增收“利器”的事实却说明,相关领域出现根源性问题绝不偶然。“硫磺枸杞”暴露出的不只是商户非法“整活”这一个问题,更揭示了诸多方面的监管漏洞。无疑,在有些问题上,人们有理由认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不作为”“慢作为”的结果。
作为“枸杞重镇”,当地对于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用多言。据报道,甘肃和青海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法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更是施行了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靖远枸杞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西州“柴达木枸杞”全产业链产值则逾百亿,这都是亮眼的成绩。而消费者青睐两地的枸杞,也是出于对名品的信任。这份质朴的情感,容不得辜负。
品牌信誉,建起来不容易,损毁却很容易。按理说,本本分分做生意,共同呵护来之不易的品牌效应,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然而,当有人铤而走险却未受查处,守法经营的商户却利益受损,以至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市场生态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事实说明,当地不仅要针对具体案例严肃查处和问责,以法律的名义呵护枸杞的清誉,还要以源头治理的意识,梳理这一事件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加以针对性强化,全面荡涤歪风邪气,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创造一个安心放心、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唯有如此,方能度过这场危机。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