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4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数字化赋能,海门农业生产大变样
“耳目”“大脑”来加持,农业现代化插上技术翅膀

立夏过后,南通市海门区临江新区稻香村的千亩麦田愈发长势喜人,麦穗饱满、麦芒尖硬,放眼望去一片嫩绿。“我们小麦长得好,是因为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稻香村党总支书记陆洪波说。近年来,数字化应用场景陆续在大田种植、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中涌现,为海门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插上了“技术翅膀”。

农田数字化,丰产又丰收

记者了解到,海门临江新区稻香村麦田所在位置原本地势低洼,易发生涝害。2022年,该村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该地块的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质量,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大灌漫灌、病虫害防治广撒药等生产管理模式与现代农业生产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破解此难题,农田数字化建设应运而生。

2023年,稻香村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建设数字农场,配套农田综合监测系统1处,智能灌溉系统1处。“农田综合监测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相当于我们的‘耳目’,连入智能云端系统后,由智能云端系统这个‘智慧大脑’远程操控,既能全方位监测、预报田间作物的生长状态、虫情、病情、农业小气候及苗期等,又能实时采集田间水位数据、设备工况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与传输。”陆洪波说。

目前,智能云端系统终端设置在临江新区农业部门,由镇上的农技人员负责“远程会诊”。农技人员借助智能云端系统可以获知不同地块的墒情、虫情,具体分析需肥量和需药量,并制定个性化“处方”交给村里,这些“处方”不仅用药少,还能提高营养吸收,让稻香村的粮食丰产又丰收。“上一季水稻正好是在数字农田建成后种下的,在智能云端系统的助力下,水稻亩产达到807.44公斤,比海门水稻平均亩产高出30%,还获得了海门水稻高产竞赛二等奖。”陆洪波说。

水塘数字化,省力又增产

眼下正是螃蟹的第二次脱壳期,对产量形成较为关键。然而,海门四甲镇头桥村美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工们却比往年悠闲。“螃蟹活得怎么样,靠手机就能确认。”养殖工陈文兴边说边指着手机屏幕说道。手机上清楚显示着塘内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pH值以及空气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以前的水体数据,我们都得自己下塘采样,再用试剂盒检测,操作的规范性、采样的准确性都无法保证,只能看个大概结果。自从水塘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我们的养殖管理越来越科学,也越来越省力。”陈文兴深有感触地说。

美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海门大型的螃蟹养殖基地,占地面积约500亩,螃蟹年产量约14万斤。为了提升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去年合作社安装了一套集水质检测、农业小型环境气象监测、智慧物联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系统。除了实时显示各项环境数据外,系统还可以实现养殖风险综合预警、视频在线观看、历史记录回看、信息推送等。这套系统终端可直接连入合作社养殖工的手机,他们可以根据数据结果,调整喂食量、营养剂投放量、药剂投放量、水位等。更便捷的是,系统与增氧机进行了绑定,水体的溶氧量只要低于一定阈值,增氧机就会自动打开,从而减少螃蟹的死亡率。“使用这套系统后,螃蟹的存活率比过去提高15%左右。”合作社负责人王光玉说。

鸡舍数字化,省工又提质

悦合一场、二场两个种鸡场位于海门悦来镇,是我国最大的白羽肉鸡生产基地和引繁中心、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京海集团于2022年提出“楼房养殖”模式后建成的,共计7栋两层独立鸡舍,饲养面积近2万平方米,新增饲养祖代种鸡8.7万套。同时,配备了物联网系统,自动环境控制系统,自动集蛋、喂养系统,湿帘降温系统等数字化系统。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工人数量减少了。”海门京海集团研发部经理杨慧说。过去,白羽鸡养殖完全依赖人工,人工喂养、人工集蛋、人工疫病防治、人工除臭清粪等,一个鸡舍需要6个饲养员参与管理,而现在一栋两层鸡舍只需要3个饲养员,而且这些饲养员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工作,只要日常巡查鸡群状态,关注各项系统运作正常与否,以及把搜集的鸡蛋送出鸡舍,其余都交给数字化系统自动运作。“数字化系统的使用改变了鸡群的生活环境,减少了异味,因饲养的精确性与科学性提高,每一批白羽鸡的体重几乎相同,商品性变好了,市场认可度高了,销售额自然连年增长。”杨慧开心地说。

严君臣 俞苏华 秦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