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陈银健
大凡在家中涉及到英语的话题,我时常会被家人揶揄一番。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时,英语水平仅仅是识得26个英文字母,考入大学后,才正式接受到系统规范的英语学习。大学毕业后,在黄海之滨的派出所工作,整天与居民、渔民打交道,根本用不上英语,五六年时间一过,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给外国人当过一次翻译。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国家某部工作,因公需要置办富有中国特色的赠送外国友人的小礼品,便来到王府井百货商店。在一个摆满景泰蓝的柜台前,我停下脚步,仔细察看、挑选各类琳琅满目的景泰蓝花瓶、手镯之类的工艺品。与此同时,一个外国人也来到景泰蓝柜台驻足观看。无意之中,听到他在询问营业员什么事儿,营业员好像没听清,回问外国人:“你说什么?”外国人又重复了两遍,营业员还是没听懂,一直在问外国人:“你说什么?”外国人说的长句子英语我也没听懂。看着一头雾水的营业员,外国人急了,指着一件景泰蓝花瓶连声说道:“money!”营业员还是茫然不知所措地答道:“什么?什么?”这时候,我反应过来了,对营业员连忙说:“钱钱钱!他问你这对花瓶多少钱?”营业员终于回过神来了,用充满感激的眼神向我致谢,立即用圆珠笔在一张纸上写上阿拉伯数字。外国人满意地掏出钱包付款购买了一对景泰蓝花瓶。在营业员包装花瓶时,外国人转过身来,对我连声说:“Thank you!”这个我听懂了,是外国人在谢谢我。我回答:“I'm sorry。”但立马感觉不对,他感谢我,我怎么还向他道歉呢?赶紧纠正回复:“Thank you!”这也不对呀,他谢谢我,我怎么又谢谢他呢?我的脑子快速回转到大学时代、回转到英语课堂,搜肠刮肚,怎么也想不起来用什么句子回复外国人,但反过来想想,用“Thank you”回复外国人应该也不错,是我代表中国的一个老百姓欢迎他来中国旅游和购物,感谢他喜欢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这样想来,窘迫的心又安了。这外国人“他乡遇知音”似的,又对我来了一句:“Sorry, where are you from?”这一句我仅听懂了“from”这个单词,外国人这不是问我从哪里来吗?我立即一字一句地回答:“I come from China。”转念一想,不对呀,我就在中国,怎么回答来自中国呢?立即补了一句:“from Jiangsu”。外国人微笑着点点头,竖起大拇指。这时,营业员把包好的景泰蓝工艺瓶递给外国人,外国人与营业员打招呼:“Thank you!”离开柜台前又与我握手并点头致谢,连说了两次:“Thank you!”走过了好几个柜台,外国人还不忘回头向我微笑挥手致意。
事情已经过去34年了,至今想起来,我都很开心,也颇为自豪,我为外国人当了一次翻译,为王府井百货商店促成了一笔生意,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自然也成了我“回击”家人揶揄我英语水平差的唯一鲜活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