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眼一瞧,获奖名单上,编辑部之外的获奖者只有5人。这真是,明明可以囊括,但还是送了你5个名额
10月31日,河南方城通报“主编征文比赛获12个奖项”一事,经初步调查,评选环节存在问题,评选结果无效,方城县已成立调查组,调查处理情况将适时予以发布。此前, “清风方城”征文比赛公布23个获奖名单,承办方《裕州心声》杂志主编乔某某获得12个奖项,此外杂志总编、副主编等人也在比赛中获奖。
定眼一瞧,获奖名单上,编辑部之外的获奖者只有5人。这真是,明明可以囊括,但还是送了你5个名额。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乔主编这里,得改成近水楼台先得“奖”。同一个人“上榜”12次,不说空前绝后,起码也让无数人“膜拜”。
虽说一等奖奖金也就区区500元,鼓励奖奖金只有200元,但是人家靠数量取胜,多吃多占的奖金,不知道可以多买多少条黄鱼多少根大葱了。对照一下“清风”二字,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如今奖金要吐出来,名声也有损,何苦来哉?
任何赛事,“主打”的是公平公正公开。此事件,“公开”貌似是有的,如果不是公布结果的话,公众也发现不了这一出“好戏”。但是公平公正去哪儿了?
一个县举办的这等规模的比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能“利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可越是这样,越得讲点文人风骨,越得讲点“名仕”风范,岂能不管不顾,只为蝇头小利折腰。
此类赛事按说应有“避嫌”机制,譬如相关编辑部成员压根就不该参加比赛。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内部获奖者”水平很高,获奖也是凭本事——就算这是真的,那也应该离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更高的舞台上“赛马”——到外面的文学大赛去真刀真枪地比试一下,不香吗?
杂志作为承办方,编辑部成员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比赛还有意义吗?这不是戏耍那些事先被蒙在鼓里的其他参赛者吗?
可见,这事不仅“坏”在相关人员的吃相难看上,更坏在办赛程序上。“评选环节存在问题”已经直指核心部位:正因没有实行“内部人员”回避制度、没有运行监督制度、没有走好群众路线,连起码的获奖名额限制都没有,才使得赛事的组织出现重大漏洞,爆出一大丑闻。
因此,当地要查办此事,不仅要对有关人员以“权”谋私行为予以惩治,更要检讨一项赛事沦为闹剧的内在原因,对漏洞加以填补,对运行机制加以改良,以杜绝此类歪风邪气。
换一个角度看,这事的爆出不全是坏事。它充分反映出当地在廉政建设和清风涵育的过程中,还存有薄弱环节。它让人们很清晰地看到,一旦对涉及名利、影响力等因素的事务放松监管,就很可能给某些人带来可乘之机。
此事既出,不仅需要调查组秉公处理,也需要方城县调整好视角,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