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官网在13日披露,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欧盟中国商会随即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及反对,称欧盟应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如果仅因产品来源地而做出市场排除的做法,将有违欧盟在世贸组织的承诺。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电动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并称中国车企凭借补贴,从而保持全球市场的“低价”竞争。事实层面,当前中国电动车并不以低价为卖点,竞争力来自于技术积累、质量控制、用户体验。当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潜在政策、落地时间并未明确,对中国电车产品海外竞争力保持乐观,看好中国车企出海实践中探索出双赢的模式。
越来越多中国汽车品牌“出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中汽协预计,今年全年汽车出口量约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将超100万辆。
考虑到市场前景、绿色环保理念及政策支持等因素,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将欧洲作为出海的第一站。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欧洲布局的中国车企有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及旗下领克、极氪)、长城汽车、奇瑞、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岚图、江淮汽车、北汽集团、赛力斯、红旗、金龙汽车、宇通客车、双龙汽车等。此外,零跑汽车、阿维塔、长安汽车也都有欧洲战略。
法国伊诺韦夫咨询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欧洲市场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中国品牌占据8%,自2021年起以每年2%的增幅向外推进。芬兰商务促进局大中华区负责人田马可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将占据欧洲市场15%的份额。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被海外很多媒体称为“中国车展”。约50家中国企业参展,中国成为除东道主德国之外参展商数量最多的国家。参展中国车企展示的全部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尤峥、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阿维塔科技董事长谭本宏等车企高管现身慕尼黑车展。
不过,在刚刚结束的202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也提醒,警惕扎堆出海引发知识产权、政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商务部: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就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商务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此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
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这是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结果,是通过艰苦努力、凭借自身实力赢得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包括欧盟消费者在内的全球用户欢迎,同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包括欧盟在内的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欧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欧盟汽车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多年,中国市场已成为众多欧盟车企最大的海外市场。中方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欧盟汽车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华投资,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投资。
中方敦促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努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红星新闻、商务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