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古代绘画
  《溪山清远:中国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
  [美]高居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1月

  □陈华文

  作为一个美国学者,高居翰对中国艺术无比热爱,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研究和传播中国艺术,且著作等身。《溪山清远:中国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是根据高居翰晚年在中国艺术系列讲座基础上,翻译和整理而来。在他看来,中国艺术是世界上了不起的艺术,尤其是宋朝的绘画,堪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比肩。他虽然出版了不少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著作,可在人生的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出版一部中国绘画通史,可惜年事已高,没有精力逐字进行书写。此书根据他生前的视频和录音整理,算是圆了他的遗愿。

  《溪山清远:中国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既可以当成绘画史书,同时具有教科书的气质,也可视为学术观点鲜明的专著。很显然,高居翰不热衷对绘画史平铺直叙,而是要突出中国绘画的“高光时刻”。事实上,这本书主要梳理了早期周朝到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流变。这段历史其实也够漫长了,一本书显然也不可能穷尽绘画发展的方方面面,此书也是如此。书中,对于宋朝之前的绘画史,篇幅相对简略,而对于宋朝的绘画分析则浓墨重彩。

  高居翰是中国艺术的“超级写手”,这本800多页的著作中,仅绘画插图就多达2000幅,这在同类著作中是少见的。他论述中国艺术生动且极富激情,融广博的学识和细腻敏感的赏画经验于一体,并穿插其多年亲身经历的艺术鉴藏与美术史界的交往故事,知识量与信息量巨大。本书论题开放、耐人寻味,对绘画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尽管对中国古代绘画如数家珍,可他又把自己当成中国绘画的“局外人”,对于学界达成的一些共识,清醒地保持认知的距离。比如对于绘画作品,他认为要带着乐趣,慢慢品、慢慢看。这本是常识,而在现实的绘画研究中,被很多研究者忽略了,往往过于强调一幅作品背后的历史因素、社会背景、画家的修养等等,而对画作本身的解读蜻蜓点水,或者不得要害。在他看来,研究和解读中国古代绘画,应该从画作中来,到历史中去。与其说高居翰对于中国古代绘画有多么高深的见解,还不如说他重视感性的作用,重拾观看之道,回归绘画常识,挖掘作品的内在之美。

  本书书名《溪山清远》,源自南宋画家夏珪所创作《溪山清远图》。高居翰在书中毫不掩饰地表明对夏珪的喜爱。因为在他看来,夏珪及其作品就是中国山水画高峰的代表,中国山水画所有的思想追求、审美趣旨都在《溪山清远图》中得以显现。这幅作品是纸本水墨山水画,用十张纸接成,除第一段为25厘米外,后九段均96厘米左右。画中,主要描绘了江南晴日的湖山景色,画中有群峰、山石、茂林、楼阁、长桥、村舍、茅亭、渔舟、远帆,勾笔虽简,但形象真实。画中景物变化甚多,时而山峰突起,时而江流蜿蜒,不一而足,但各景物设置疏密得当,空灵毓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达到了所谓的“疏可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这幅杰出的水墨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文人画的思想追求和艺术风貌。书中,高居翰对该作品从艺术意境、描绘对象、表现技法,都进行“解剖式”的分析。若不是对原作进行过仔细反复的观摩,对画作之解读不可能深邃至极。历史有时是不可理喻的,《溪山清远图》创作完成后的数年里,竟然并不被知识阶层重视,有的甚至说“极恶俗”,画作反映了“官风腐败”云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高居翰也不得其解。

  总体上讲,《溪山清远: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作为高居翰的遗作,从世界艺术史的视野,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立足画作的观赏之道,对中国宋代以前的古代绘画进行全景勾勒,其中又突出重点,点线面结合,理性表达和感性解读交织交融,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绘画推开了另外一扇窗。当前,中国艺术创作各种风格相互碰撞,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今天和将来艺术如何发展,都要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充分汲取营养,也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更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