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邱晓燕
家住御道街,午门、中山门一带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五年前,一个细雨纷飞的秋日,经过中山门路南,我忽然看到路旁那一片长期堆放着杂物的地方突然开阔了,一处新修的幽静的小园林就在眼前。我忍不住进去观望,穿过一片停车场,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座青藤缠绕、历尽沧桑的老城门,原来大名鼎鼎的“东华门”就藏在这里!
东华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代故宫的东大门,它与西华门相对,是南京现存较为完整的宫城城门之一。我围着城楼转了一圈,仔仔细细地观望着这座凝聚在时光里的老城门。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座城楼上已打下了千疮百孔:外墙墙砖已多处损坏脱落,楼顶木质结构的仪凤楼早已不见踪影,只剩几个光秃秃的大石础寂寥地伫立在秋风里。通往楼上的楼梯被一把铁锁挡住了去处,楼梯上的墙缝里荒草萋萋,苔藓遍地;更有那顺势而生,长势茂密的爬墙虎给这城门增添了几分悲怆几分凄凉……
东华门上有三个门洞。最南面那个门,出入最多的据说是住在东宫的太子,还有皇帝特许的、年纪大的一品二品官员。我走进门内,一股潮湿的风扑面而来,就像穿越到了大明。脚下的路面坑洼不平,墙上缀满白色的渗出物,洞顶还不时有冰凉的水珠滴下来。近看,墙砖上还刻着字,记载着墙砖的产地、负责的官员以及烧砖人的姓名。只是年代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无疑,这是用身家性命来做质量担保,否则哪有这城墙600多年的固若金汤!
东华门同西华门的大小和建造形制相似,只不过它底部的须弥座有些不同。西华门的须弥座刻有卷叶装饰;而东华门的则素面朝天,没有任何修饰花纹,但看上去简洁大方,复合明初朱元璋提出的“但求安固,不饰华饰”的石刻风格。东华门和西华门、西安门、内五龙桥连成一线,横贯整个皇宫、皇城,也是南京历史上一条重要的轴线。
在东华门南北两侧的地上,还躺着几块雕刻精致的石碑。一块刻着南京各个历史时期的称谓,比如金陵、秣陵、石头、建邺、建康、应天、集庆等。南京也是全国古称谓最多的一个城市。一块刻着在南京登基的几位明朝皇帝: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成祖永乐帝朱棣。另一块是手绘的当时皇宫的布局图以及东华门的位置,还有一块是南京作为首都时的城市样貌。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已略见一斑。
走出东华门遗址公园,隔壁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昔日皇城皇宫所在地,如今早已是“草树斜阳寻常巷陌”,唯有东华门伫立在秋风中,静静地讲述着昨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