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名医名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麻醉医生护航,患者手术就像睡了一觉
  麻醉医生为患者实施麻醉 新华社资料图片

  “进了手术室,麻醉医生给我打了一针,我很快就睡着了,睡醒的时候手术已经结束了。”很多患者回忆起全麻手术,记忆只有这么多。在手术室里,麻醉医生都帮患者做了什么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刘辉介绍说,在病人安然入梦的同时,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在并肩作战,携手共进。

  

  通讯员 胥林花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在复杂外科手术中,麻醉医生是手术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用内行的话来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如果把一台手术比作一场空战,外科医生集中精力开着战斗机歼灭病魔,麻醉医生不仅要让飞机平稳起飞,飞行途中和外科医生共同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暴风骤雨,还要让飞机安全着陆。患者睡眠深浅、意识恢复早晚、肌肉松弛程度以及镇痛程度都要恰到好处。麻醉太深,会影响功能恢复;麻醉太浅,病人不能耐受手术。麻醉医生要让患者睡得安全舒适,外科手术才能顺风顺水。

  术前麻醉评估,让飞机平稳“起飞”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会查看病历,与手术医生和患者交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合并的基础病情况,结合手术方式决定麻醉方案,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通常有一位资深的麻醉医师做主麻医生,负责患者的麻醉诱导、维持和围术期镇痛管理,同时还会配备一名年轻麻醉医生或一名麻醉护士作为助手,共同管理整个围麻醉期的安全。

  麻醉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了,飞机平稳“起飞”了,医生才能开始手术。

  术中麻醉管理,应对“飞行”突发情况

  手术开始后,进入麻醉管理期。麻醉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血压、呼吸、脑电图等变化,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并且要根据手术方案、刺激强度及患者反应,精准调控麻醉深度,让病人睡得平稳安全,既要保持镇静和无痛,还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飞机”平稳飞行了,整个外科麻醉团队才能专心“歼敌”。

  刘辉介绍,就像飞机在飞行中难免会遇到恶劣天气一样,麻醉手术也可能会遇到各类突发情况,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过敏、哮喘、出血休克等紧急危重情况,需要麻醉医生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干预,将危险化于无形之中。据他介绍,他们麻醉团队曾经和外科一起协同作战,成功抢救过术中大出血接近上万毫升的复杂疑难危重患者,最终患者成功度过了手术关。

  术后复苏,让飞机平稳“着陆”

  无论手术时间长短,麻醉医生都会一直守在病人身边,时刻守护病人的安全。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停用麻醉药,并根据病人呼吸功能以及各种反射恢复情况,拔除气管导管,让患者平稳安全苏醒,这才算安全“着陆”。

  术后的镇痛管理影响着术后恢复,然而很多人对此有误区,担心过多使用镇痛药会变傻、会成瘾,这样的担忧有没有道理呢?

  刘辉说,病人术后规范使用麻醉药物止痛,不仅不会形成阿片类药物的成瘾,还有助于改善术后睡眠、饮食和心情,也有助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肠道粘连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精准麻醉,帮助外科医生打破手术禁区

  在大家的心目中,麻醉医生在手术中是辅助地位。刘辉解释说,其实外科和麻醉就是一个整体团队,对于治病来说手术更重要;对于紧急抢救和一些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麻醉医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有些早期或局部晚期的肿瘤患者由于合并严重心脏疾病、呼吸功能不全等,可能过不了“麻醉关”而成为手术禁忌。比如急性心肌梗塞后3~6个月内一般不能进行手术,除非是出现危及生命的急症才会紧急进行手术,比如肠癌患者出现了急性肠梗阻或者晚期肿瘤患者出现了急性的消化道出血等情况,这时所有的禁忌就不再是禁忌,就需要经验非常丰富的麻醉科专家来进行精准的麻醉管理,才能打破这些禁忌,为患者带来挽救生命的机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