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他之手的风筝能随风“唱歌”,在空中奏出“交响乐”,这便是镇江扬中新坝镇风筝匠人王建中的“神奇”之处。他将葫芦或泡桐木制作成的哨子安装在风筝上,有时候仅调整一刀,就能让哨子呈现出不同的音色,当地人称他为“王一刀”。因为这门独特的手艺,他受到远近风筝爱好者们的追捧。
通讯员 孙薇 蒋丹 现代快报+记者 曹德伟
坚守50年的“喜欢”
在父辈的影响和教授下,8岁时王建中就尝试制作风筝,用芦苇、竹条编制基础的风筝。长大后,他又不断学习研究、反复实践,用葫芦制作哨子,挂在风筝上,便成了哨口风筝。如今58岁的他,已经坚守技艺50年。
走进王建中的家,随处可见制作风筝的痕迹,厨房里有他的绘画台,院子一角堆放着成捆的竹片、大大小小的葫芦……在其中一间工作室还可以看到各式工具:刨子、钻头、起子等。从扎龙骨到绘画上布、风筝定线、哨子的制作,他都亲力亲为。
哨口风筝的正面是各种充满童趣的手绘图案,如瓢虫、蝴蝶、蜈蚣;反面则根据需要装上大小、形状不一的哨子,能够随着风向、风力的变化奏出不同“乐曲”。“我喜欢风筝,也喜欢音乐,将这两个结合起来别有韵味。”王建中说。
手指甲受到不同程度腐蚀
为了这份“喜欢”,王建中拜访前辈、查看资料,不断学习研究制作技艺,一个看似简单的风筝,凝聚了极致的工艺,而手指甲上不同程度的腐蚀就是他追求极致的见证。
“哨子的制作比较费事,材料的选择上以前是用葫芦,经过很多次尝试,现在也会使用泡桐树,要分别制作底座和盖子,然后再用胶水将两部分连接起来,久而久之,手指接触胶水的部分就这样了。”王建中淡淡地说。他的一双手不只布满茧子,指甲盖边缘也遭到腐蚀。
哨口风筝的“灵魂”便是哨子,其制作非常讲究,王建中以家中一只蜜蜂风筝举例,上面装有两个直径约40厘米的哨子,“这两个是用大约45厘米粗的泡桐树制作的,将泡桐树干掏空后再一点点凿,打磨,最后上漆。你看哨子壁,只有米粒大小的厚度,这样才能做到轻巧美,易飞上天。一对哨子做下来需要20天时间。”要让哨子的音色好听,就更难了。“有时候一个风筝上会根据不同需求安装两只到几十只不等的哨子,声音的层次是否分明,频率是否和谐需要大量时间调适,这个只能凭经验。”
迄今为止,王建中做过最得意的一只风筝上安装了66个哨子,风筝长2.3米、宽1.26米,制作用了一个多月。“主体部分的制作比较快,但是调节音色需要‘看天’,风力不够的时候风筝飞不起来,也就听不出来音色好坏。”
定制风筝需提前一个月排队
眼下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不少风筝爱好者早早便下了单,王建中每天忙个不停。据他介绍,因为纯手工制作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提前一个月下单。由于制作工艺费时费力,风筝的售价也不便宜,根据风筝大小及哨子数量,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我喜欢它的声音,现在我们发烧友们玩的就是声音。”扬中风筝爱好者韩超2月底就预订了一只风筝,等了整整一个月才拿到手,“哨子风筝是我们扬中的一大特色,大中小不同的哨子组合在一起,在风中能够发出浑厚的声音,很有特色!我家里已经收藏好几只了。”
哨口风筝的放飞需要四级以上的有风天气,当风筝飞上天空,发出的声音好似一支空中交响乐,或激昂高亢,或低沉浑厚,令人惊叹。这项技艺也是扬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扬中喜欢风筝的人不少,但是制作的人寥寥无几,已经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了,我担心未来这项技艺难以传承下去。”王建中也有担忧。
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技艺,新坝镇立新村建立了“王一刀风筝馆”,里面陈列了王建中制作的造型各异的代表作。村里还时不时邀请他为孩子们授课,让小朋友们更了解非遗,感受哨口风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