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周日,泰州兴化市沈伦镇繁盛村“关情书苑”内,10多个孩子正在用毛笔写字,84岁的樊才林站在黑板前,声音洪亮,“练好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2005年,有感于村里留守儿童放学后没处去,樊才林在自家办起青少年活动中心,18年来,先后投入数十万元,这里已然成为乡村儿童们温暖的家,帮一批批孩子在这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通讯员 顾秀文 现代快报+记者 毛晓华
一场悲剧促使老人办活动中心
促使樊才林创办这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背后,有段让人痛心惋惜的故事。
繁盛村有30多个留守儿童。13岁的小苏寄宿在外公家,2004年下半年,孩子迷上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多次打电话训斥、痛骂他,也未悔改。一天早上,再次被长辈训斥后,小苏赌气偷喝了农药。樊才林听到“救命”声,急忙赶到抢救,只见小苏深度昏迷,随即陪着送往兴化市人民医院,抢救了3天3夜也未留住性命。
“我从这一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教育人比我做医生治病人更重要。”时隔多年,樊才林回忆起来仍然痛苦万分。
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樊才林萌生在家里办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让莘莘学子离校后有个好去处。
2005年春,樊才林与家人商量腾出4间平房,拿出25000元,购置桌椅、书架及图书、乐器、黑板、笔墨纸张等,还开展督导作业、组织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
渐渐地,辅导站像块硕大的吸铁石,一传十、十传百,田间地头打闹的孩子来了,沉迷网吧的孩子来了,就连邻村的孩子也慕名而来。孩子越来越多,2009年,樊才林又拿出20万元养老钱对活动中心进行了扩建。
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孩子们,你们知道郑板桥是谁吗?他是我们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曾任县令爱民如子…… ”在“关情书苑”,樊才林时常带着孩子们参观,给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里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分成学习辅导厅,革命传统、图书阅览、电子阅览、青少年追梦、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中草药标本展示等“一厅七室”。而老两口的宿舍、厨房、卫生间面积,总共不足20平方米。
“这些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平时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很多不识字,如果没有人引导,难免会走上歪路。”樊才林说。这些年来,樊才林不断丰富“一厅七室”内涵,如今辅导站内农耕文化室里,有仿水车、风车、洋车,水犁、铁犁头、铁犁耳等农具500余件;民俗室里,有粮票、布票和老行当用具上千种。
10多年来,孩子来了一批又一批,上二年级的樊宇晨是10多个孩子里最小的,他的父亲樊云小时候也在这里学习。“把孩子送到樊老师这里,我放心。”
樊才林也始终把孩子们当成自己家人一样对待,每当发现孩子们遇到困难,都会出手帮助。沈四村小邵考上了大学,爸爸尿毒症欠下外债,爷爷为孙子上学的路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樊才林路过沈四时听人说起此事,便到邵家丢下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小邵放寒假回家,樊才林冒着风雪天气送去200元过年钱。每学期开学前,他都送去500元路费,直到小邵完成学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樊才林无偿开办校外教育辅导站的18年里,繁盛村无一青少年发生恶性事件,也无一人违法犯罪,有数十人高考中榜。
“在‘关情书苑’,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考取南京财经大学的朱永华说。结婚时,他将婚宴设在“关情书苑”,邀请樊才林担任证婚人。
关爱留守儿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随着救助面不断扩大,樊才林深感个人力量有限,得发动众人献爱心、送温暖。2008年5月29日,他拿出2000元退休金,注册成立兴化市首家“樊才林爱心互助会”,带头每月捐款100元。同年8月,沈伦镇党委借此平台,组织开展捐资助学帮困活动,募集善款11万多元,救助211人。受助的大学生中,有20多人经常打电话或写信感谢他。近年来,樊才林和其他爱心人士已累计筹集善款50多万元,帮助困境儿童300多人次。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关爱孩子们的爱心队伍。
72岁的张兆亮也是繁盛村人,樊老的一举一动让其深受感动,于是也主动加入进来成为“关情书苑”一名志愿者。“我们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切为了孩子。”
繁盛村村主任助理徐志国告诉记者,如今在村里,跟好人、学好人,受樊才林的精神感染,尊老护幼蔚然成风。
67岁入党,如今已经84岁,樊才林说,已经跟子女都进行了交代,等到他干不动的那天,就把“关情书苑”捐给国家,这里一直是村里孩子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