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3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手机App可轻松借贷,用户得多个心眼

  灵活借还、快速放款、息费透明……现在,不少App都推出了借贷业务。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App虽然宣称年化利率低,但可能会收取融担费等费用,导致总的借贷成本并不低。而且一旦逾期,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支付宝等。(3月15日《工人日报》)

  用户从金融类App获得一定的贷款,合情合理,也符合金融监管要求。可是多种手机App,包括电商类、生活类、社交类、内容类、短视频类、旅游出行类,甚至办公类、手机厂商等都推出金融借贷业务,向用户频繁发出诱贷信号,其实扮演了“无利不起早”的角色。用户以自己的信用作赌注,容易被其“套住”,难以脱身。对此,手机用户及其监管部门,都应该多个心眼。

  手机App推出借贷业务,为需要周转资金的用户提供了方便,可用户很难分辨潜在的营销套路及其风险。譬如,有的App号称“低利率、无担保、无抵押”“实时审批、极速到账”,实际上隐藏着高额利息和取得供贷款后无法取消的坑。

  用户不能完全指望手机App都是自律的商家,而应对送贷上门的App多问几个为什么,看这些借贷业务是不是自己真心需要的,会不会有损自己的正当权益,权衡得失、谨慎决定后再操作。手机用户应培养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习惯,抑制消费欲望,不贪小便宜,对来得容易的手机App借贷业务,增强必要的风险意识、权益保护意识,不被商家的噱头或利诱牵着鼻子走。

  手机App频频以贷相诱,监管勿当旁观者。无论是网络金融,还是提供消费类贷款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均应纳入常态的监管范围,堵塞漏洞。监管部门应精准施策,改变“所有App都可以放贷”的局面,提高App放贷门槛,同时,又要防止和避免有借贷资质的平台链接被任意推广,努力实现App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合规。扬州 卞广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