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2年9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预计水稻亩产600公斤
南通市海门区粮食连续十年丰收

  秋分时节,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丰收近在眼前。近日,南通市海门区作栽站的农技专家走进海门区悦来镇锡祥村新型合作农场的水稻田,一会儿看看叶面,一会儿掐掐穗粒,接着又记录一番。“通过我们定期的观察和各地的长势反馈,今年预计亩产能达到600公斤,较去年稳中有增。”海门区作栽站副站长沈华兴奋地说道。

  

  严君臣 俞苏华

  最近适逢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虽然受传统耕作习惯、土壤墒情等影响,海门区的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还没开始收割,但这并不影响大家欢庆这样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回首过去十年,海门区粮食种植面积从58.34万亩增加至79.23万亩;粮食产量从18.43万吨提升至25.18万吨,实现连续双增长。今年海门夏粮收获面积31.95万亩,产量共计1.531亿斤,产量同比增长3.1%,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而眼前,饱满的稻穗已经弯了腰,海门区11万亩稻田丰收在望,收割机隆隆的声响已在耳畔,颗粒归仓的画面跃然眼前。

  海门为什么能实现连续十年丰收?这与海门区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推动技术改革,高水平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分不开。

  土地是粮食的“命根子”。一直以来,海门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大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最主要抓手,实施先土地平整、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使小田变成大田,规模连片程度提高,泵站、涵洞、机耕路等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截至2021年底,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4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2.4%。“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渠通畅”的高标准农田初具雏形。去年以来,我区在全省率先实施“集中代建”及“标后管理”模式,统一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与水平,同时,利用地方增加投入资金和社会资本,强化平整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土壤改良、有机肥合理增施。

  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近年来,海门区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质稻麦基地建设、有机质提升、全程机械化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抓手,集成推广减肥减药、省工节本的绿色技术模式,累计建成24个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示范片单产增产3%以上,优质食味水稻、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占比均达95%以上;累计建成42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基地)。开展种植业结构侧改革,不断增加高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水稻、小麦在全区粮食作物面积占比。强化良种良法配套、物质装备和农机农艺融合,全区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以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动粮食产能提升。

  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较为常见,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立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新型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海门区的种植模式也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转变,开展稻麦轮作的优势也更加凸显。截至目前,我区经营的新型合作农场有86家,总经营面积约4.2万亩,小麦经营面积3.5万亩,水稻经营面积3.7万亩,均占总经营面积的八成以上,逐渐成为粮食生产的“生力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